屋主買下11坪小宅後,手頭無多餘預算便沿用前屋主的裝潢。前屋主只規劃了一房,由於原本格局有兩根對襯的大樑,便利用主臥與客廳間樑下空間作為衣櫥,另一根位於廚房的大樑則未做處理。居住一段時間後,發現不但空間擁擠,且收納機能也嚴重不足,於是決定重新裝潢。由於屋主常在家工作,需要工作書桌,對於用餐空間也很重視,希望能擁有獨立餐桌。
床舖若在橫樑位置下方,這種擺設是大凶的格局規劃。以科學角度看來,睡在突出的樑下,對心理亦會造成壓迫感,自然就睡得不好,睡眠的重要將影響身體的健康與事業的發展。
爐火絕對不能設於樑下,負責家中烹調工作的人,會體弱多病,而家人所吃的食物,是在樑下做出來,長年累月接受磁場干擾,普遍都會有偏頭痛的困擾
改造老屋的成功關鍵,除了最基本的管線整修功夫之外,掃除原案擁擠狹小的居住印象也是重要任務。本案空間自身有著挑高較低的缺點,屋高僅有2米4,樑下更只有2米1的高度,若是規劃不善,很容易造成居住時的壓迫感,即便把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仍會有狹窄低矮的空間感。不過,遇到這種情況也並非全然無解,只要妥善需要運用色彩、燈光、天花板設計等手法,讓低矮老屋變身寬敞好宅非夢事!
現代公寓大廈樑柱多,因此客廳有橫樑跨的情況非常普遍,各家說法不一,有的風水老師認為一定要將天花板封起,有的風水老師則認為樑柱是無法避免的,只要掌握沙發不要放置在樑柱下即可。風水上會認為天花板若有橫樑容易造成壓迫的感覺,坐在樑下也容易精神緊張,而導致運勢不振。
天天在看屋的專業房仲人員,會選怎樣的房子?又會怎麼打造他們的家呢?本案的屋主就是從事房仲業,他對房屋的要求是「採光好、通風佳還要有充足的收納機能」,因此,他選擇購買下這間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每個房間都有對外窗的15年老屋。但是這間房屋仍有室內天花板偏低、樑下高度不足等問題待解決,為此,屋主找上禾創室內設計,希望透過設計師的協助,讓老屋也能有開闊的視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