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住宅是一個讓使用者能感受放鬆、舒緩心境的住宅空間。而每個人對於療癒空間有著不同的想像。無論是在良好採光的環境中感受陽光、空氣、水的流動;或是向大自然借景、引景入室,在空間技法上多以大面開窗引進自然採光、保持良好的通風;或是在空間裡留下手繪和文化創意的影子,呈現屋主自己的獨有品味。無論是何者,當讓喜愛的氛圍充斥整個空間時,自然感覺療癒而舒適。
家,不僅只是建築與設計,更是生活的情感痕跡,透過簡潔俐落的空間線條,搭配個性化設計家具,融合彼此空間屬性,保持視覺流暢一致性,一直都是慕澤設計團隊努力不懈的方向。綜觀他們的作品,無論何種風格,都是從生活的本質做為出發,將生活機能的實用性列為最重量的考量,其次,才是各種風格裝飾的陳述。慕澤設計團隊認為,住的舒適、自在,就是對於療癒空間最好的詮釋。
問問趙玲設計師,她怎麼詮釋所謂的療癒空間,或許是因為女性柔軟的直覺,她簡單地回答:「會忘我的待在某個空間,而不想出去。」寥寥幾字,明確地道出我們對於療癒空間的嚮往與定義。
療癒空間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加減法拿捏的藝術,林峰安設計師認為,任何空間都有原先設定的客觀條件與基地優缺點,要如何在此一框架中,篩檢不必要的元素,保留與發揚房型本身的獨特性,將壓迫感降到最低,就能塑造減壓療癒的美型空間。
家是溫馨的避風港,也是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一方舒適的角落,是所有城市裡的遊子,疲憊時渴望歸去的地方,闖蕩時期盼休憩的所在。而掌握空間,決定氛圍的設計師又該如何打造一個充滿療育的環境,讓打拼的人得以放鬆,充飽電後再度出發?浩室設計的邱炫達設計師一直認為,空間中不應做過分誇飾的設計,以居住者的需要來考量最為適切。這棟位於桃園南崁的新成屋,以沉穩的水泥灰和溫潤的木色打造,正是他送給居住者最棒的療癒系禮物。
如何讓空間有生命,是「人」的注入才讓整體活了起來,因此,所有的設計考量都必須環繞在「人」的主題上,除了最基本的需求提供之外,也必須考量整體氛圍營造,以舒適體貼的住宅為大方向。蘇泂和設計師認為,透過人性觀點來設計空間,落實屋主的需求、興趣、習慣與喜好,讓人住的自在愜意,就是療癒的最佳詮釋。
忙碌而時常處在高壓力工作的現代人,在下班後,無不希望能有一個可以讓自己心靈平靜放鬆的溫暖居家空間。傳十空間設計許天貴建築師,以休閒度假的情境氛圍營造的設計角度出發,分享透過環境對話、採光、無壓視覺動線、明亮療癒衛浴和藝文元素佈置五種不同手法,營造出讓人心靈平和放鬆,達到撫慰療癒的紓壓居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