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手第一代屋主年輕時買下的起家厝,由於對戴銘泉設計師的信任,20年後接續替二代女屋主操刀新家裝潢。在26坪的空間裡,透過女屋主喜愛的無印風描繪,透過哪些細節打造出輕盈開闊的風尚私宅,我們一起來瞧瞧!
20 年的人生快轉,已從早年第一代屋主規劃起家厝,變為如今第二代屋主的新家裝潢;兩世代的20年,源自一段長久的售後服務與情感建立。被兩代屋主指定的戴銘泉設計師,總堅持以「歸零」設計態度,因應居住成員需求調動 26 坪新成屋,不僅營造3房2廳開闊視野,更為二代女屋主建構無印系現代美宅。
這間 30 坪的混搭風老屋,是夫妻倆的起家厝,他們希望能與女兒、媽媽一家四口同住,因此請來設計師將原先陰暗雜亂的公共空間,重新調整為全家人能夠相聚談天的舒適場域。居家採用開放式的設計,使光線能夠獲得延伸,同時在視野上也變得開闊。天花板沒有藏太多的照明管線,因此設計師透過壁燈與燈帶的輔助,讓室內在夜晚
30 坪高齡老屋是屋主父母的起家厝,隨時光演進,屋主夫妻邁向新婚,將空間未來交付李佳穎設計師全權規劃。透過石材、黑鐵、清玻、冷烤漆、幾何磚的運用,設計師為空間混搭鮮明印象,更配置三房兩廳兩衛,為屋主夫妻營造高品質居家。
隨著年歲的增長,塵世與歲月磨去了年少輕狂,身心靈也洗盡鉛華,不僅冷暖自知,同時更懂得下個章節的人生該如何踏出合適自己的步伐,同時為家人著想。在15年前成家之初,由張紹華、黃千祝一手操刀,為屋主夫妻實現了人生藍圖中,規劃的第一個家,而15年後,經過歲月的洗禮,女兒逐漸長大成人,原本年少輕狂時喜愛前衛、
一同創業旅行社的夫妻,為了精省開銷同時兼顧事業,選擇市中心交通極為便利的舊式住商大樓作為住辦合一的起家厝。凱翊設計順應屋主需求與喜好,以辦公空間為主,保留 1 房做為私人起居,並以工業風格串連整體公領域空間。雖然採光佳、棟距大,但屋案本身有著空間狹小、西曬、樓板過低與嚴重滲漏的老屋問題。如何配置住辦
家族聚會的場所,既要有足夠的空間,更要有適當的氛圍,或許未來幾年,更能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一代的「起家厝」,而裝潢又不能前衛到長輩無法接受……。面對這樣綜合、跨世代的要求,蒔築設計團隊成功運用「加法設計」,充分活用每個空間的機能,甚至加以擴充,滿足老中青3代各自的需求。
起家厝雖蘊藏著家人間的笑語,但已屆老屋年齡,有著格局、動線與屋況不敷使用的諸多問題。透過專業設計團隊,讓老屋帶著滿滿型男魅力繼續為家人服務!原先公領域格局狹小封閉,設計師以玻璃雙拉門打開玄關視野,將大坪數常見的內玄關概念運用於小公寓,與公領域達成無礙串連,接著以開放設計規劃客廳與餐廚空間,成功釋放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