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下老屋,第一件事就是破舊立新,希望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打造出完全不同的風格。但往往也會走入誤區,以為格局沒有乾坤大挪移,就不算翻新。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設計師提醒大家,老屋的管線錯綜複雜,重建是必要的,但千萬不要為了設計而隨意更動。
由於房子超過 15 年,為了安全起見,水電管線全部重做,趙設計師認為管線的安全,甚至比木作結構更重要。牆面全部重做防水,打底補土上漆,地板也全部敲除重做木地板,但保留了玄關原本的高低落差,設計師結合鞋櫃與原有屏風,讓玄關變得獨立而且更具機能性,客廳也變得更為寬敞明亮。
老屋改建,對設計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不但要重新審視舊格局的缺失,把老屋會有的管線、壁癌問題一併解決,更要滿足屋主的新需求,才算真正改頭換面。寓朵設計認為,結構問題必須優先考量,尤其是電路管線的重建整修。而住家的動線、格局不佳,則藉由設計師細膩的設計手法,改換風格,變得煥然一新,住在原來的家卻有了搬新家的 Fu 。
秋天,總讓人忍不住想來一趟小旅行,在民宿裡盡情紓壓身心。而如果自己也有一間超像民宿的屋宅,就能天天生活在度假氛圍裡,隨時保有好心情!在台中市有一間 65 坪混搭風大宅,透過家具擺設、色彩調配,不只營造出繽紛療癒的視覺體驗,更融入實用的生活機能,快一起來造訪這個空間!走進客廳,天花板可見到大量裸露管線
房價高漲的時代,很多人會選擇重新翻修中古屋,利用設計巧手將老屋變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宅,多數設計師建議屋齡超過15年以上的中古屋,為了安全起見應重新配置屋內水電,但即使將室內管線全部重換,還是會發生水龍頭流出的水竟然呈現汙黑色的情況,屋主還以為工班偷工減料,沒有確實更換水管。但事實上,問題卻出在老屋怎麼翻新都無法解決的自來水管線問題。
台北市信義區有一間中古屋,原先格局凌亂、管線配置不良、採光與動線均不佳,設計師將動線重新規劃,並添入工業元素,強化了空間機能性,打造出了 35 坪 loft 風美宅,讓一家 4 口都能擁有風格獨具的品味生活!35 坪屋宅中採開放式格局,光線流動採光佳,設計師運用淺色超耐磨木地板鋪陳溫潤質感,客廳擺設
一對熱愛潛水的屋主,購入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堡壘,思考要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兩人盼望能將潛水這個共同興趣結合屋內設計,再以北歐風定調設計風格,只是這個新屋空間,面臨了原餐廳空間較小、室內樑柱又偏低的缺點,加上屋主也希望在室內增設全熱交換機,讓室內空間流通,創造有氧的舒適環境,只是原本建商並無預留管線,
這是一間位於桃園的新成屋,林志隆設計師將帶有工業風的粗獷鋼筋、木紋水泥板納入設計,再融合具現代感的木皮,打造了嶄新的輕工業風。 在空間格局配置上將開放式客、餐廳的區域,利用橫亙於天花板的假樑貫穿,不僅讓空間更大器,也能互相呼應,同時巧妙將空調管線隱藏於其中;餐廳和廚房間則以鐵件玻璃拉門區隔、自由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