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京的師先生因新婚成家,打算將原本和父母同住的透天厝 3 樓和 4 樓重新裝修,他一直希望家中可以有個媲美國外居家的特色樓梯,而在個人喜好方面,他獨鍾充滿特色的居家材質及幾何圖案;透過朋友的介紹,他認識了台灣的黃千祝和張紹華設計師……
你是否忙著打拼,卻忽略了「家」的重要性?越是在夢想與目標努力的同時,家的雛型越是在內心深處萌芽茁壯,無論遊歷到何方,心裡總有個聲音輕輕響起:「回家吧!」
從美國留學回台的設計師,受到歐美建築及設計的薰陶,對於台灣豪宅的室內設計有了純粹而更多可能性的轉化,在每一塊量體的美學表達上,注入不同以往豪宅設計裡的形象、價值和力量的表現,從歐美各國的民情和文化之中,表現獨樹一格的生活涵養,設計師利用一大一小的坪數差異,將兩案分別注入國外美好生活的想像。
想像一下! 和家人一起生活在 4,000 平方英尺(約 112 坪)的開放式空間裡會是怎麼的感覺? 你會如何在這裡度過第一個周末? 在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想要先來介紹一下,這個被稱為 Green Lantern Residence 的當代建築。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 ( San Antonio ) ,阿拉莫高地是一個非常富裕的社區,不管是建築物的外型和設計概念都是以擁抱自然和開放式設計為主軸,由聖安東尼奧的建築公司 John Grable 規劃設計。
來到台北市內湖區,走進這個約 70 坪的樓中樓,這裡是 3 代同堂的大宅;屋主長期定居美國,但熱愛中式的傳統美感,設計師因應需求,將科技化、現代感與中式傳統美感做出結合,成功打造出 3 代都愛的現代風好感居家!走進客廳,可見到電視牆以大理石搭配天然木皮,營造出溫潤、冰冷的衝突美感,色彩衝突的框架線條
不少人購入屋宅後,往往會購買富有設計感的家具或是頂級家飾用品,希望能打造出美輪美奐的居住空間。等到家具送來後,發現風格不統一,加上未能針對空間屬性挑選,反而造成居住上的困擾。今天的這則案例,屋主也面臨了這樣的難題,由於屋主長期定居在美國,考量到生活習慣與風格品味,購屋後不惜重金從美國訂購了家電設備,
所謂的室內設計,並不是只有格局重整或動線規畫等硬體改善而已,要營造家的溫馨,適當貼切的家飾軟件裝修,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尤其以本案的新成屋為例,年輕的屋主很明確地掌控預算,不喜歡繁複細瑣雕刻線板形式的古典風格,偏愛皇室般的典雅與尊貴,在空間硬體結構沒必要更動的情況下,如何打造出業主所希望的類似圖書區或咖啡館形式的放鬆場域,又能營造典雅氛圍,大大考驗L′atelier Fantasia 繽紛設計團隊。
土耳其藍的跳色活化了公共空間的氛圍,為愛打造的小孩夢幻天地充滿濃濃藝術氣息,高質感的家具家飾營造出眾的居家品味。這間為小孩購置的愛的小窩,採取了預售屋客變方式裝修,不必再更動格局與水電,省下可觀的金錢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