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家具品牌MACMAMAU ,由家族的姊妹Ilaria and Sara Patriarca攜手同心創辦,一位建築師,一位插畫家,她們堅持高品質,小件而精工的系列做為設計主軸,工作室的最新作品讓人目光難以移開。MACMAMAU以義大利傳統工法,加上插畫家的眼中的新世界,用來製作最常被使用的家具─ 櫃子,特地委託專家機械雕刻,手工繪製,精緻上漆處理,每個流程皆結合最新技術與百年傳承的知識,圖形遊戲在三維空間裡盡情揮灑,
隔屏設計在空間中所發揮的作用類似於牆面,但是比起牆面還需肩負支撐建築結構的任務,隔屏的任務可就輕鬆多了,它的使命就是區隔空間,以此界定格局動線。這看似簡單的任務,卻將大大決定空間整體設計感的命運!好的隔屏設計,應該兼具藝術設計美感與界定空間作用,如何打造好看又不占空間,且能夠明確指示空間格局的隔屏,也是一大學問呢。
2011年底於代官山開幕的蔦屋書店,被Flavowire.com選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由成立於東京的英國建築師事務所KDa、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及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共同打造。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概念,希冀藉由五感體驗,為嬰兒潮世代及當今的網路世代,找回對於文字的熱愛,以及真實生活的歸屬之地。La Vie在東京專訪KDa的建築師Astrid Klein,請她談談這座複合場域的設計概念及動人故事。
這是建築師三瓶滿真與室內設計師いまむらあんな的家,也是兩人的辦公室。這對夫妻原本沒打算要蓋自己的房子,只因某天偶然徒步經過、愛上位於櫻花公園旁的這塊角間地,就決定買下並打造成住家兼工作室。但是,這塊地不滿10 坪,樓板總面積也因建蔽率規定而最多只能蓋到18 坪……現實似乎很難讓人圓夢!
1m² = 1m x 1m 舊式Polaroid底片所拍出的細膩神情與靈魂, 每張都訴說著不平凡的故事, 這些影像我們將用一公尺平方的大小重新呈現。
在一樓餅乾店和客人閒話家常後,到一樓半的小廚房兼餐廳解決午餐,接著來到二樓客廳看個電視休息一下,再回到一樓半的餐廳收發email。現代人的作息在狹小的生活圈中忙碌帶著規律,生活空間也一樣,狹小、忙碌中也帶著某種程度的規律。這間迷你小屋像是在高樓大廈叢林裡冒出來的嫩芽一般,在夾縫中依然努力伸展,提供主人一家不輸給公寓大廈的生活空間。
黑膠唱片,流轉每一首聲音的韻味,唱針滑過盤面每一個軌道,滑過那塵封已久的時空,流瀉的音樂創造了一個視覺空間,如同爵士樂大師Louis Armstrong,或是Miles Davis現身面前專注投入的演唱,無可抑止的感動隨著黑膠的轉動延續,所謂的懷舊。喜愛音樂的人們無法忘懷,即使黑膠是時代的產物,卻擁有極高的聆聽價值,溫暖飽滿的音域,無法將它棄置,甚至珍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