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水,是自然的傑作,對於自然我們擁有深深的崇拜,那些神秘奧妙的事物,讓人感到怡然自得。然而群居都市的人們,倚靠舒適便利的生活逐漸遺忘祖先們與大自然相生相惜的珍貴,人與生態、環境間需要更多連結,更多尊重。
Freshmoe網站的忠實讀者拉索薇柯小姐(Dragana Lazovic) ,主動將自己設計的小公寓寄來,這棟小公寓位於南歐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 Serbia),剛買來的時候整個屋子已不堪使用,她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整頓施工,完成夢想中明亮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所有裝飾都選自藝術家的手工原創品 : 「所有家具除了床組和椅子是店裡買來的之外,其餘照片中呈現的東西,皆出於我自己的手工,比如我親手縫製了枕套、窗簾,黃、藍色披毯也自己編織,相框們則來自拍賣網站,我自己 DIY 上漆完成。
在Chris的身上,感受到一股對生命的熱忱,大膽玩盡生活中的每一種可能,嘻戲於體驗感受享受之中,似乎沒有任何阻礙能干擾他,不斷向前就是他的動力⋯⋯。與許多藝術家及設計師一樣,Chris於LA承租的22坪空間成為他暫時的庇護所。猶如設計師相對於空間、建築物之於環境,當他意識自己居住在一個藝術社區,到處充斥著藝術家、攝影師和流行設計師的家與建築時,他大受鼓舞,即刻希望能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style,不用說話也能傳達自己聲音的home。
40年代Loft在美國紐約首次出現時,藝術家與設計師利用廢棄的工業廠房改裝成結合工作室的居家,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娛樂、蒐藏等各種屬性空間,並延伸創造各種新生活方式,包含創作、行為藝術,或派對、藝術作品展,展現個性及前衛的居住生活新概念,因此也造成年輕族群的大流行;這也是為什麼Loft經常與藝術、設計、前衛、個性、創意等詞產生聯想,而Loft風居家空間也絕不能少了工作室的規劃及視覺藝術作品。
在公園裡比誰鞦韆盪的高是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之一,擺盪的時候被風包裹著,像是懷念初生的搖籃,不滿足似的享受來回的擺盪,往前的時候更靠近湛藍的天空,靠近到能碰觸一般,盪鞦韆的回憶太過美好,長大後無處可盪,以致懷念的情緒無限蔓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孩子。
每當心情像股市般受到外界動盪不安、難以平復時,書店絕對有讓人心如止水的奇幻魔力,其靜謐、緩慢的氛圍彷彿不存在於這個嘈雜世界,伴隨喇叭流洩出的古典樂音、書本中的一字一句化身成CO2、O2…飄散空中,也鑽入書店裡的每個人、撫慰著我們的心。
Loft風常見古典傳統的硬體空間,搭配前衛現代的傢具,或結合古董傢具及設計師傢具燈飾,保留原建築的挑高及具有歷史意義的牆面,利用現代傢具去堆砌居家的品味與強化使用機能,讓家就像是個藝術品。
我們每天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工作,甚至更甚,生活即工作的職業最顯而易見地非藝術家莫屬,其工作室通常與居家生活緊密結合,當生活與工作密不可分時,該如何消弭它們在建築空間上的衝突與矛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