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30坪北歐風格、一家四口的四房住宅,為營造北歐風格的溫暖和舒適感受,在色彩計劃上使用柔和的燕麥色與白、粉兩色相搭,不僅提升空間質感,也更加完整北歐風格的呈現。
本次老屋改建是把一個 40 年歷史的老屋,變身為北歐風格宅。老屋前身是招待所,隔間多且動線雜亂,設計師把玄關、琴室隔間全部拆除後,讓客廳、餐廳、中島區、琴室變成一個大面積的區塊,促使客廳採光可以延伸至用餐區域,也讓空間有更多的使用彈性。而這樣空間打開後,在公領域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清楚看到其他的地方,不論從哪個角度瀏覽,都是有豐富的視感和趣味,這也是設計師的細膩之處。
轉眼2022已接近尾聲,不少民眾也準備趁著歲末年初之際好好除舊布新,用嶄新的居家環境迎接新年度的到來。近年來溫暖、明亮、自然的北歐裝修風格受到許多人的青睞,專家建議民眾不妨趁著更換家具的時候掌握以下幾個重點,搭配出簡約舒適的北歐風格,為家注入全新的氣象。
25坪新成屋為屋主夫妻為退休生活做準備的溫泉的度假宅,作為一家老小齊聚一堂的放鬆空間,因此設計團隊以此屋擁有的天然採光及清新綠意優勢為設計靈感,挹注多元木質元素,帶出溫潤生活氛圍,並以白淨中性北歐風格為基礎,透過莫蘭迪跳色系家具、軟件妝點,製造專屬的輕柔活潑表情,在好採光的襯托下,顯得寬敞、自在、明亮,更符合放鬆度假的需求。
陪伴全家走過20年以上的老宅,隨著不同階段的改變,原本的格局和硬體設備逐漸不符合需求,也希望能改變舊有外觀。設計團隊針對這間30坪的透天別墅,以中性休閒的木質調為主軸,加入幾何花磚、烤漆及石膏磚等元素,創造簡約卻不失質感的北歐風格,褪去時光累積的老舊痕跡。
走過多年歲月的老屋,陪伴著屋主走過許多人生歷程,檢視階段性生活,發現需要重整翻新,調整為更適合當前生活習慣的空間模式。設計師大刀闊斧、翻修基礎工程,重新配置水電、梳理動線與規畫出3房格局;擷取以人為本的北歐風格替空間定調,並利用跳色粉營造具溫度的空間調性,且善用零碎空間融入大量的收納機能,創造美感與機能兼備的私宅。
前身為中古屋的27坪空間,以清爽舒適的北歐風格改造,先是揭開大面積的落地窗面,將輕透日光援引入室,再挹注純白色調與木質交織,創造毫無壓力的美好畫面。同時,透過弧線線條、亮色元素等細節,為整體添加一絲活潑氣息,打造全家嚮往的四口親子宅。
30坪老屋居住成員為2大2小,原始建物開窗不足、導致室內陰暗,在改造上以開闊格局化解採光陰暗的問題,同時詮釋木質北歐風格,這應該如何設計呢?禾光室內裝修設計的鄭樺、羅孝立設計師帶領團隊,以設計探尋材質本質與屋主個性,創造環境、空間與人之間的親密連結,實現創意與實用機能共榮的美學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