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僅有13坪的北歐風夾層小宅,屋主希望有舒適的空間感外,更期待打造獨立的用餐、烹飪區,完成嚮往的理想生活。設計團隊以自然中性的純白、木質調為主軸,加入清新的淺湖水綠跳色,創造空間的吸睛亮點。同時,藉著大型直梯的規劃,妥善分配格局比例,滿足屋主所需的實用機能性。
面對豐富的屋主日常,伴隨的居住空間當然也不能一成不變!後疫情時代每個人對於家的要求都悄悄有了改變,更常在家下廚、在家休憩追劇,聚會的場所也從咖啡廳與酒吧回歸到了居家。天沐設計團隊接手的兩間住宅中,對住宅空間除了家人生活所需,也都有招待親友的需求,一起來看看黃正軒總監如何將兩間坪數與格局不同的住宅,打造成家人與賓客共歡的生活場域。
寬敞明亮的30 坪空間有別於一般咖啡廳設計,以「同心圓理論」作為格局規劃手法,在空間正中央打造一座特色中島,其餘空間角落分別安排吧檯座位區、沙發休憩區、一對一景觀咖啡座與景觀鞦韆座,搭配牆面的主題的畫作,打造出結合藝廊的摩登咖啡實驗室。
待在自己的家,除了休息、料理、用餐等生活日常,還有甚麼情境是可以被實現的?20坪北歐風的空間裡,透過大量的白色為基底,伴隨日光映照下,詮釋出北歐風的純粹、乾淨;莫蘭迪背牆延伸室內景深,賦予美學層次與溫潤質感。靠窗立面打造雜誌閱讀立櫃,門片也轉化為書籍、物件的收藏,且將儲物機能融入弧形曲面的天花透明櫃裡,彷彿置身在藝廊或咖啡廳般享受優雅、療癒氣息。
不加雕飾的毛胚屋,要如何化身精緻時尚的奢華風居家呢?這間50坪空間,善用多元豐富的異材質,從純白大理石、溫潤木紋等自然建材,至灰鏡、茶玻等精緻元素,堆疊現代大器的氛圍。同時,在寬敞的開放式格局裡,佈局客廳、書房及中島餐廚,淬鍊五星級飯店般的頂級樣貌。
老屋翻修工程繁複,但林豋瀚設計師認為老屋很有魅力,只要熟悉工程也能以很精簡的預算為老屋注入新生命。
28坪北歐風空間裡,入住著身為視覺傳達設計師的屋主;對屋主而言,家不僅只是住所,更是傳遞生活模式的一種實踐。歐德設計師賴思潔傾聽屋主對生活的想望,以北歐風為設計出發,透過策展式邏輯佈局空間,整合流暢動線,且將屋主創作的畫與藝品畫龍點睛融入室內,挹注人文藝術風采,創造兼具咖啡廳與民宿般愜意的寫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