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坪的中古屋翻新掌握空間軸線,以淺色調的現代風格刻劃出閒適的退休日常。掌握石材與木質材料比例、切割線條並彰顯材質的優勢,讓各個場域展現專屬的冷暖調性與氛圍,讓家擁有開闊的非凡氣場,也同時流露日系的靜謐安定。
對居家裝潢來說,流行的風格元素與亮色搭配雖然耀眼但容易看膩,唯有一些建材堆疊出的空間能跨越歲月的考驗,讓人即便住了十幾年依然覺得舒適而安心。43 坪大空間以屋主求學日本的經驗為根基,藉由大量木質元素建構出日式宅邸的寧靜,連帶將日式設計最擅長的隱形收納運用在書房臥榻、牆面,再混搭鏡面、鐵件、石材與風格線板,形塑能陪伴夫妻倆生活好久好久的人文禪風居宅。
打造舒適住宅需要必備哪些元素?其實只要住起來寬敞自在沒有壓迫感,有好採光與好通風就是屋主心目中理想居宅的基本盤。43 坪新成屋有四房兩廳以及三間衛浴配置,在隔間量大的狀況下,設計師在公領域除了用開放式設計外,還透過鏡面與鐵件玻璃拉門增加室內的通透性;同時最大化採光利用,讓一家四口能擁有獨立空間外,也能共享舒適寬敞的公共區域。
35坪的低調奢華飯店風宅,以石材紋理結合木質格柵兼顧空間的大器與溫煦,同時整合牆面將門片藏匿於其中,營造寬敞開闊的空間印象。
66 坪中古屋大宅,設計師融合多元介質,以現代風作為語彙,表述生活中的絕美風景;並在住宅內藉由一支樓梯串聯每個空間,讓使用者無論在客廳、餐廳,視線都可穿透無阻,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善於融合多元介質,表述居家設計絕美風景的廖志偉設計師,此次重整 15 年中古屋,藉由大理石、鐵件、鏡面、進口磁磚等材質鋪陳,並結合品味與居者需求,精準掌握時代脈動,為舊屋再次充實新生命。
走入35坪英式風樓中樓,空間色調以灰、藍、木質調做調和,客廳選用大面淺色石紋作為電視牆,營造大器穩重與清新簡約感,下方的木色懸空櫃體,不落地的設計讓視覺上較為輕盈,並透過鏤空設計減輕石材帶來的壓迫感,柔和屋主的居住感受,沙發背牆選用莫蘭迪灰藍色,透過線條造型設計提升空間律動,更讓屋主能沉浸在專屬的舒適場域;客廳則以立燈作為公共空間的亮點,勾勒英式的復古感,收納櫃體內嵌於牆面中,並透過茶鏡延伸空間,在視覺效果上空間更加通透,牆面設計上加入線板造型;迴旋樓梯使用鐵件作為材質,精彩的立體造型成為空間的聚焦處,並帶出空間個性。
39坪毛胚屋,原屋況客浴配置不佳、餐廚區昏暗,除了須改善以上缺點,屋主夫妻希望能融合國外旅遊經驗,打造猶如五星級飯店般的居住空間,設計團隊於是利用異材質堆疊、深淺色系搭配,成功詮釋優雅獨具的現代風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