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齡15年的中古屋,原為屋主父母為退休生活所準備的退休宅,而如今則傳承給下一代的兒孫四人,選擇將空間風格重塑,以屋主預先準備好的深色原木家具為基底,規劃出色調輕盈且富有弧形元素的北歐風空間,將父母的愛繼續傳承下去。
屋齡11年的中古屋,不僅管線老舊,還存在蟲害問題,因此在解決基礎工程與蟲害問題後,選擇將整體格局重塑,許給屋主一家最貼心的客製生活。
地狹人稠的台北住宅,在空間和動線運用上就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西方開放式設計和活絡的動線成為主流,但日式住宅裡的坪效應用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浴廁所設計,也逐漸走入你我的生活空間。這間座落於台北市精華地帶,屋齡超過五十年的 30 坪老屋翻新計畫中,文儀設計李紹瑄總監將歐美開放式餐廚結合日式豐富的收納機能;把原本單向動線改為公私領域相互流通的複合式動線,以和洋折衷設計將日式侘寂美學融入現代歐式設計,體現日式豪宅空間大器之美。
此案為屋齡9年的中古屋,原始空間保留毛胚屋的彈性格局,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女屋主在退休時期,決心回台長住,因此購入了32坪一戶一層的三面採光宅,身處於樂齡階段的女屋主,有著歲月無可抹滅的優雅氣質,對於居宅空間的期待也希望能延續異國生活時的開闊感,同時保留親友聚會的充裕空間,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爾聲空間設計如何打造女屋主心目中的未來居所吧!
深入觀察台灣的巷弄結構,可以明顯發現到眾多住宅設計上不論是透天建築或公寓結構,主要傾向於選擇共同壁及連棟的設計風格;而「連棟透天」不論是在北部、中部抑或是南部,都是早期建築文化的重要指標。這間位於台南歸仁區屋齡 40 年的透天別墅是標準三戶相連的連棟透天設計,也就是國外常見的Townhouse;比起獨棟透天、連棟住宅的共壁設計,面對翻新工程會需要更細膩的基礎施作。
屋齡20年的老屋,空間雖足夠但原始動線不順暢,空間分布也過於凌亂,設計師依據屋主一家人的生活習慣調整格局,重塑動線放大空間,玄關也優化為飯店迎賓系質感,公領域運用色彩、多元材質、風格營造,堆疊出舒適放鬆的場域,特別幫貓咪規劃貓天梯、貓跳台和慵懶的貓窩,滿足貓咪活潑好奇的天性,讓一家3口和毛小孩們度過療癒的每一天。
坐落於桃園中壢的26坪的空間,為一間屋齡超過9年的中古屋,因原始裝潢與現任屋主喜好有出入,整體格局也與需求不符,因而選擇趁此機會重新翻修,將屋主夢想的玄關落塵區、中島吧檯與獨立更衣間顯化,讓老空間重獲新生。
「這是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我希望住起來舒服,也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設計。」Charles和愛犬,即將搬進屋齡約一年的新成屋,因為是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房子,有了決定的自主權,希望在空間中融入自己的風格喜好。過去從沒有過裝修經驗的他,初裝修決定找設計公司幫忙,他從網路找喜歡的案件,與設計公司安排面談,從中挑選喜歡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