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坪的新成屋,希望擁有3房2廳2衛、兼顧現代北歐風,並能引入好採光、有寬裕的活動空間,讓家中2位大人、2位小孩和1隻貓咪,共5位成員都能夠舒適好居住!寬森空間設計林妤緁設計師,擅長開闊空間感、引入明亮採光,發揮設計實力規劃出舒適、耐看的居家氛圍,描繪出真正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想要認識一個人,那就去參觀他的家吧!」有一句成語這樣說:「人如其名」,但不如說人如其「屋」,一個家的空間佈置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味。52坪透天別墅有著優質的先天條件,有足夠的明亮採光,屋主表示他心目中的好宅,就是要充滿陽光、溫馨及美式風情的樣貌。
15年以上的35坪老屋,是屋主一家住了多年的起家厝,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希望藉由重整翻新,讓家更符合現階段的需求。原木工坊&客製化.手工實木傢具的設計師李佳鈺與木作團隊,善用原木與生俱來的美麗,讓舊屋新裝或搬遷新裝,舊家居與新家具都能相搭,讓家具得以恆久傳承。
走入近百坪單層居家,明亮寬敞的現代風是屋主夫妻為了迎接家中新成員而精心準備的新環境;分子設計以木質調地坪為室內空間注入溫暖,佐以純淨的白及俐落簡約黑、灰色調做空間區隔,打造隨性、不刻意的豪宅風格。
腳踩光滑又溫暖的木地板,即便是濕冷的寒冬季節回到家也能瞬間驅走寒意。走入48坪大小適中的新宅,品納設計運用美式風精髓為屋主打造具有生活感的居家空間。
26坪的新成屋,依照業主需求在盡量不動格局的狀況下,維持原有的三房兩廳,通過巧妙的手法修飾原有格局的問題,提升空間視覺上的精緻度。從玄關進入,為了營造低調奢華的迎賓感受,地坪處使用了4種不同顏色的大理石拼貼成幾何圖形,並設有高櫃和矮櫃交錯,完善收納機能的同時,也藉由高低櫃體交錯的方式,保留明亮採光。客餐廳開放相鄰,以天花板的造型明立兩個空間的位置,懸掛水晶燈的餐廳背牆,使用鐵件雷射切割後以包覆玻璃,製成造型拉門,結合新古典風格中的「對稱」概念,與精緻的威尼斯鏡與壁燈,讓人在此用餐時都可以感受到大器奢華的氛圍。
人的一生,家人佔了重要的地位,也提供了穩定的情感力量,究竟要如何規劃才能滿足一家大小的需求呢?最舒適的家應該是每個人一回家都能在寬闊的公共區域敞開心房交流日常,回到屬於自己的房間又能充分享受 MeTime 時光,擅長移植國外休閒居家氛圍的蔡昀璋設計師,不僅總能貼近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將各空間做最有效的利用,還細細考量動線順暢、格局重整、精準掌握建材搭配等,已成功為許多屋主打造兼具舒適與美感的時尚居家,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有甚麼設計關鍵!
位於台北市天母的30坪老屋,從舊華夏改為現代風牙醫診所。 踏入診所後,迎面而來的櫃台,以不規則的造型讓整體空間更具設計感,選用吊燈加入暖色光源及咖啡色沙發,添增溫馨感,有助於顧客舒緩緊繃,並有效運用灰鏡,延伸了整體視覺空間。 進入診療區後,緊鄰街道的落地玻璃窗,讓診所同時擁有明亮採光,又能感受窗外的綠意,不知不覺間為診療區注入了生命力,但半開式的隔間設計要如何獨立出空間呢?設計師巧妙運用大量的清玻璃,搭配黑色框架做為穿透式隔屏,且運用地坪材質和段差為空間做區隔,以相同花色的PVC磚及不同的排列方向,做為區分空間的方法,創造空間穿透的效果,也提升了空間與空間的對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