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憧憬 1980 年代由紐約藝術家改造住所與工作室發展而來的 LOFT 風格,以及其背後的隨興不羈精神。室內透過工業風格的設計細節、材質選擇來打造,並運用居住者自身的生活痕跡和收藏物件,形成自然率性的高機能住所。公私領域運用裸露的天花板設計,不刻意隱藏消防、燈具等管線,盡情發揮原始屋高的優勢,完全沒有壓迫感,人、貓都能夠快樂舒適地生活。
今天要帶大家開箱一個28坪的新成屋,有著三房兩廳,居住成員為一家三口,設計師把新成屋規劃為侘寂風杏色宅,點綴美型又充足的收納機能,為屋主一家架設起最貼心的微甜系生活,實現屋主對居家空間的想像。
能住在嚮往的居家空間裡,是許多人夢寐以求。100坪美式風透天別墅裡,盈滿屋主一家人對居所的期待;揉合女屋主喜愛的美式風格,大量的白色作為空間基底,透過線板妝點天花、壁面與櫃體,延伸場域並創造和諧、一致的美式風尚。
位於港都高雄的137坪新成屋,擁有超大空間和L型採光,展現了獨特的現代設計魅力。設計師巧妙地去除了不必要的隔間,開放式設計讓空間視野達到最大化,並以黑、白、灰色調創造出永不退色的優雅混搭風格。這座住宅完美結合了現代簡約與混搭風格,不僅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環境,也為一家三口及愛犬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空間。
這間25坪日式無印風居家,屋主十分嚮往內斂、低調又樸實的日式風格,於是在整體視覺上,大量使用質地溫潤的木質材,將大自然的放鬆感受帶進室內,並援引木格柵、格子櫃等經典元素,讓人彷彿住進日本雜誌裡的居家場景。此外,也因應屋主需求,打造半開放廚房、書房與臥榻設計,為即將入住的兩人,訂製無可取代的美好生活。
台灣夏季氣候高溫多雨、潮濕悶熱,相對濕度平均為70-85%,大幅超出40-60%人體感受度最佳的範圍。除濕機幾乎是每個家庭中的必備,而每每來到換季、颱風季節,屋主不免為除溼問題傷透腦筋!這次要帶大家深入了解潮濕常見問題,一起養成居家的防潮體質!
歷經歲月洗禮的23年老屋,翻新整修為富有日式人文氣息的中醫診所,考量住宅型的透天別墅改為商用用途,成立設計團隊先是重新規劃格局配置及行走動線,主張讓空間回歸質樸純粹,進而打造讓顧客能聚焦於自身感受的場域氛圍,透過鋪敘大面積的溫潤木質調,締造沈澱心緒的看診體驗,無形呼應了日式理念中的安然愜意,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在現代家居設計中,如何平衡各家庭成員的不同需求是設計師面臨的重大挑戰,這間52坪的中古屋也不例外,在設計翻新時,設計師面臨該如何平衡男屋主喜愛的深色陽剛風格與女屋主夢寐以求的輕柔美式風格。設計師精心考量後,將兩者的需求完美結合,創造出一個和諧而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