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鬧市中被陽光與綠意包圍,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但如果不是對設計師相當信任,願意打破建築的框架,就可能享受不到人人羨慕的陽光玻璃屋。 有個性的女屋主買下 1 間地下室B1的房子,先天就有採光不足問題,最大的優點是:室內坪數不到 20 坪,室外卻有 30 坪的超寬廣庭院。為了將這個優點發揮到極致,奇逸空間設計的主持設計師郭柏伸大膽建議,敲掉磚牆,以玻璃素材作為區隔與媒介,虛化室內外分界。
胡來順設計師,講究比例、動線的流暢度,表現空間張力,挖掘空間可能性,精湛設計透出明亮清新氛圍,展現完美休閒的人文精神。這次設計案是 16.5 坪的三口之家,設計師從改變格局、引進光線和空氣對流開始,延伸視覺逐步打造純白色系的夢幻住宅。
屋主為一家 3 口購置 16.5 坪的毛胚屋,如何在小空間內創造大量收納機能,同時維持開闊動線?設計師大量運用「複合式設計」,同時納入屋主喜愛的純白色調與夢想的書房,讓居家環境擁有超展開動線!設計師首要改善採光問題,拆除原先玄關的多餘隔間,更換為具有收納機能的櫃體;更出乎意料地以大面積玻璃取代女兒房
這幢座落於墨西哥猶加敦州,由Taller風格建築師事務所( Taller Estilo Arquitectura )建造的現代居宅,以巧妙手法改善原先狹長屋型。雖然這幢擁有兩層樓高的居宅僅 19 英尺( 5.7 公尺)寬,室內空間仍讓人感到通風明亮。
位於蘇格蘭愛丁堡的這間小型半獨立的一層樓平房,最近由建築公司David Blaikie所改造翻新。整體空間只有731平方英尺(約20坪),並沒有提供足夠的生活空間,因此增加更多的生活空間是此次改造的重點,增設客廳並改為夾層型式,多規劃一個小臥房。
就現代社會的裝修趨勢而言,人們對於開放、前衛的設計接受度大幅度提升,而「玻璃」,正是可以同時營造前衛與浪漫的建材,對於通透空間的建構與優良採光的援引更是無庸置疑;在秋冬季節,想要把握難能可貴的陽光嗎?就讓夢幻玻璃屋陪你起度過這一季的明亮清爽吧!
坐擁 30 坪的私人大庭院,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裡是多麼奢侈的享受!打掉部分磚牆,改以透明的玻璃隔間,讓室內外幾乎融為一體,這間 2、30 年的地下1樓老房子就此脫胎換骨,變身陽光滿溢的工業風個性宅,而且,隱身在整排的綠籬中,在車水馬龍的繁華中,靜靜地享受四季的晴雨洗滌。
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區的田納西「農舍」,由 Meyer Davis 工作室設計,將其詮釋為深具現代風格的狩獵會所,在針對數座指標性的現代主義居宅進行研究後,建築師決定,以和田納西州地景完美結合的極簡造型作為設計主軸。「座落在平坦草地上,這幢有著幾何外觀的居宅,像是依循地勢而建的玻璃屋,坐擁極佳視野;而房屋內外部之間與建材的精緻細節相結合,是這個家最特別的地方。」 Philip Johnson 以及 Richard Neutra 兩位建築師的「玻璃屋」與「考夫曼沙漠別墅」作品,便是這幢自然休閒寓所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