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白手起家創業經商,需要的是一份過於常人的堅定信念與面對挑戰的勇氣;而落葉歸根,則是深藏心中對故鄉的思念與渴望。早年台加兩地奔波的屋主,是極成功的企業主,回到家鄉開枝散葉,是他最大的心願,因此,隱巷設計在這個自地自建的個案中,從外觀造型到室內設計完全為屋主一家量身打造,融入國外生活的氛圍與習性,又能滿足未來子女成家立業,子孫滿堂時的居住需求。
結婚生子對屋主來說,是人生中美好的歷程,但是對為他們打造新家的設計師來說,居住成員的持續變動,就成了規劃時的挑戰。屋主買下別墅預售屋,就已委託藝念集私統籌設計,等到交屋時,屋主已由單身轉變為有一個小男孩的爸爸,再加上要與父母同住的考量,設計師黃千祝 Anita 依需求重新配置,將一樓規劃為客餐廳及廚房,二樓是夫妻的獨享空間,三樓安排孝親與兒童房,四樓則設置佛堂。不但各有私人領域,更兼顧必要的共同生活空間。
在這 105 坪的 5 層樓空間中,地下一樓、地上四樓,住著三代同堂的家庭,屋主期望能將此打造為一個飯店級的度假中心,讓一家大小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在家裡的泡湯區、視聽室、運動區等放鬆身心,而擅於豪宅規劃的欣磐石設計,在規劃時,也納入祖孫三代的個別需求,讓別墅成了家人聯絡情感的最佳橋樑,滿足了大家的願望,也緊緊凝聚全家人的向心力,在成長記憶中,烙印一個家的幸福輪廓,將家的這份美好記憶,世代延續下去,就在這個世外桃花源。
空間規劃的本質,仍是以使用者需求為最終依歸,本案男主人由於自身對於烘焙的興趣愛好,與設計師進行設計軸向的討論時,提出希望能夠有個便於揉捏麵團的區域,可以盡情自由地大顯身手,而不因空間侷促的稜角邊界有所限制。
35 坪的房子隔成 4 間房是再普遍也不過了,但~~確定這樣的格局是適合每個 2 大 2 小的家庭嗎?制式的格局與制服給人的感覺差不多,一樣地不上不下,可以居住,但就是沒那麼「舒適」。在考慮業主的時間與預算過後,朱設計師並沒有乾坤大挪移,而是更動了幾面牆壁,同時把部分房間的出入口改個位置,整體格局仍然維持在 4 個房間的設計,不同的是,其中 1 間是書房兼客房使用,而且房間的大小也依照居住成員的需求調整。
白天,它是陽光滿屋的文青風復古宅,兩層樓高的挑高公共空間裡,頂天立地的書櫃圖案立體柱帶來無窮的張力。晚上,這裡又變成華麗的 3C 智慧屋,電動蜂巢簾輕鬆捲起, LED 燈透過玻璃帷幕光芒四射,將四周照耀得宛如白晝。
同住的父母和兒子,以及時常回家探望的女兒、女婿一家人,這是一個為跨世代家庭所貼心預備的 40 坪住宅,寬敞的公共空間融貫客、餐廳,可以想見家人在這裡談笑、聚餐的溫馨時光;臥室規劃則著重獨立性,以豐富的機能,為彼此保留最適切的隱私距離。
三代同堂的組成包含了長輩與幼兒,需要兼顧的細節諸多,除了收納與風格外,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機能設計」,包含了公領域的無障礙動線、無毒的環保建材,以及衛浴空間的防滑磚面,皆讓居住成員的隱性傷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