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新北市第二屆都市設計大賞,在今年10月3日落成啟用的江翠派出所,氣派而具現代感的玻璃帷幕搭配金屬格柵的建築設計,以及沒有圍牆,用鏡面水池界定空間的設計,受到媒體推崇,比喻為彷彿涵碧樓般的建築設計。
女屋主的要求很鮮明:「我要很多收納空間,家裡要令人感到很放鬆—有一點點色彩,加一點點鄉村風、現代感和一點美式風格」。在家,就要能讓身心感到輕鬆、自在;即使隨性、也不凌亂;家中工作室,就是要連在工作,也能感到舒適。
根據調查台灣人的居家空間伴隨都市發展日漸縮減,近七成的民眾家中有飼養寵物,寵物的毛髮體味與廚房油煙、都市廢氣煙味並列台灣人生活中最需要忍受的空氣問題第一名。乾淨的空氣品質對於人體呼吸道的健康息息相關,當不好的氣味經常在屋內盤桓數小時而不散去,塵土、花粉、清潔及烹飪的油煙,香菸的煙,也會刺激眼睛、鼻子、咽喉,尤其對家中幼兒及孕婦的影響更為嚴重,除臭劑真的有好效果嗎?
在一樓餅乾店和客人閒話家常後,到一樓半的小廚房兼餐廳解決午餐,接著來到二樓客廳看個電視休息一下,再回到一樓半的餐廳收發email。現代人的作息在狹小的生活圈中忙碌帶著規律,生活空間也一樣,狹小、忙碌中也帶著某種程度的規律。這間迷你小屋像是在高樓大廈叢林裡冒出來的嫩芽一般,在夾縫中依然努力伸展,提供主人一家不輸給公寓大廈的生活空間。
流動的水,是自然的傑作,對於自然我們擁有深深的崇拜,那些神秘奧妙的事物,讓人感到怡然自得。然而群居都市的人們,倚靠舒適便利的生活逐漸遺忘祖先們與大自然相生相惜的珍貴,人與生態、環境間需要更多連結,更多尊重。
哥得堡西部的Kungsladugård區早在15世紀建立為軍事要塞,直到20世紀初始有城市規劃,因而保留著宜古宜今的都市特色,這棟小公寓建於1937年,51平方米(約合15坪)的2層樓空間中,以風格突顯了北歐生活的質樸,仍不失獨立個性和設計感,刷白牆面利於反射窗外流洩進屋的自然光,樓上樓下的窗口正好面對不同方向,讓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普照著每個角落,
為推動都市空間改造,鼓勵市民打造優質生活環境,臺北市政府自二○○一年持續舉辦「都市空間改造」系列徵選活動,歷年獲獎作品,不僅賦予老建築新衣裳,更創造了公共空間新魅力;「老屋新生大獎」活動已經邁向第10年,從公有建築如學校、醫院,到一般住宅、商業大樓,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城市綠洲該長什麼樣子,可以動手修繕使老屋重生帶來全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