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最好的療癒力量,接近它走向它,就會不自覺的放鬆。師法自然向來就是仝育設計的核心價值,莊媛婷、鄭瑞文總監除了運用採光、建材及綠意搭配,把這些能夠撫慰人心的元素帶入居家,更以陰陽調和的設計手法,讓屋主坐擁圓滿身心的協調空間,靜觀窗景四季變化,真正品味慢靜雅簡散的生活。
瑞士著名的思想家Amiel曾說:「一片自然風景,即是一個心靈境界。」其實這句話也適用於私人居宅,透過專業設計師巧思演繹,美妙如詩的風景塑造,宛如一條無形連結環境內外的臍帶,不論晨昏四季,隨時隨地都能將美的體悟與能量,由各種面向融進日常,如同晟角制作團隊新近完成的這處佳作,別出心裁的動線格局重整,一口氣打開生活好視野,而藝術語彙與幾何線構的交互運用,則讓不同視角充滿賞心悅目之美,如此純淨又鮮明的設計感,怎不令人越住越上癮!
每位家庭成員都有不同的風格喜好,藉由不同臥房的設計規劃與視覺呈現,緩緩訴出空間語彙背後的故事,像是孝親房的沉穩寧靜、主臥房的低奢底蘊、小孩房的繽紛暖意等,不同風格卻隱含著各自的故事。看設計師如何將量身打造每位家人的私領域空間,完美展現握房主人的個性展示、四季衣物收納、閱讀區域等裝潢裝修需求。
光,常象徵希望與安全,因此北歐人在熬過黑暗又漫長的嚴冬後,舉行各種仲夏慶典歌頌光明。然而即使台灣四季如春,在建築物林立的區域,還是得面臨整體性採光困境。此次三層樓的透天厝,日光設計如何運用設計手法調節公私領域採光?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生命的累積,我們逐漸成為更好的自己,更有餘裕傾聽歲月流逝的聲響、感受四季變換的精彩,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這個28坪的家,屋主夫妻希望能擁有通透明亮室內輪廓,因此在格局配置上,設計師讓開放式的客、餐廚與書房分別至於空間的兩端、彼此對望,讓公共區域得以串聯、空氣流通,同時增加空間的深度。天地壁的設計
隨著四季晴雨的變化,由自然光影流瀉出的氛圍,在開放的空間中交織出視覺美感,舒適而明亮,更有著生命的躍動感,是人造光源難以取代、無法達到的效果。禾光設計團隊,本著將光與生命帶入居家的設計主軸,致力將光線優勢發揮極致,讓人享受清新與溫暖,讓光與空間親密無礙的對話。
辛苦買下自己的一間房子,當然希望能住得長長久久,但隨著四季的更迭,家庭成員的組成難免會有些變化,這時候該如何分配臥房的使用,讓每個人都住得滿意不擁擠,又能給予舒服的互動空間,就變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120 坪休閒風大宅面向窗外的湖光山色,在室內將湖景的各種風貌,透過異材質的活潑混搭,呈現出黑白灰匯流的沉穩氣度,襯托整面緩緩推移的四季景緻。入口處牆面以鏽鐵薄板與木紋堆疊櫃體層次,就像是舞動的琴鍵般,表現出視覺的自然樂章,且利用輕巧的造型滿足收納機能,減少低彩度的厚重感。另外,居家以通往私領域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