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驗收工作順利進行,在前往驗收前要記得攜帶幫助驗收的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像是攜帶「施工圖樣」依圖驗收,圖樣上都有詳細標明尺寸、施工方法,驗收時才有依據,確認工班有沒有確實施工。「估價單」對照實際材料、品牌及數量是不是如估價單上所寫。還有「便利貼、相機和量尺」都要帶,驗收現場難免會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可以便利貼標記,或用相機記錄,再和設計師討論解決方法。準備好工具後,下面驗收詳列以空間區分,提醒大家驗收注意的重點。
監工是為了確保工程品質及進度,即使工程圖畫得很詳細,也已經付錢請設計師代為監工,作為一個關心自己居家的屋主,定時監工還是有必要的。而整個裝修流程環環相扣,建議與設計師在訂合約時,就明定階段性工程驗收時間,這樣不致於打擾工程進度,要是發生問題可以即時解決,避免因認定落差而產生糾紛。Dr. M在這堂課,教大家重點監工及驗收要注意那些要點。
和設計師或工班確定設計後, 會針對每一項工程細目,詳細列出並標明金額;為了清楚自己的每一分血汗錢花在那裡,怎樣看懂估價單就顯得格外重要。市面上常見的估價方式有─「工程順序」和「空間區域」,如果是整個空間裝修,建議以工程順序方式估價,逐條列出施工內容所需的費用,當需要增減預算時,便能一目了然和設計師討論,這裡以一般設計師使用的估價單來做說明。
了解設計師收費和屋型只能預估大約的費用,進一步了解裝修行情,才能能更準確掌握各項裝修費用細項;而裝修費用大致包含了材料費及施工師傅的工資,價格也會隨著材質的等級及工法而有所不同,每一個工程階段都有各自的計算標準。
對第一次裝修的新手來說,往往不知道該從何著手編列裝修預算。這節預算課裡,Dr. M告訴大家在還沒找設計師估價前,先建立基本的裝修費用概念,包括「裝修要花那些錢」、「一般設計師的收費」及「裝修行情」,有了這些價格概念,事先初步估算自己有限的預算,到底要優先花在那一個部分?接下來再告訴大家,設計師列出估價單後,要注意那些重點,才不會花了冤枉錢。
居住空間的質感取決於良好建材的選用,但也由於建材有各自獨特的性格,不同的組合搭配,往往帶出多變的空間風格及感受,而且運用不同屬性的建材,也會影響裝修預算的高低。在這堂課裡,Dr. M介紹居家常用建材的特色,讓大家在裝修過程面對建材時更有概念。
新屋的房價愈來愈貴,考慮預算問題,選一個好地段買中古屋裝修,成為另一種選擇。有豐富中古屋裝修經驗的品楨空間設計陳膺信設計師提醒買下老屋裝修的屋主必須有的觀念,就是很多老屋存在著必須解決的管線、漏水、壁癌等問題,裝修預算不能與新成屋比較,畢竟房子用久了就會有耗損,因此在進行改造時,得先以安全為優先(包括結構、管線等等),其次則是實用機能(格局配置、收納機能),最後才考慮風格與美感。
屋主的期望:由於家裡有剛出生的嬰兒以及一個三歲的孩子,屋主買下這間透天別墅,除了要求設計師盡量以低成本裝修,空間規劃也完全以孩子為主,期待能夠給兩個小孩一個可以盡情奔跑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