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房子大小,都需要好好規畫格局,好的格局能同時優化動線、採光、通風、收納空間、走道等,提升空間的使用率,甚至區分動態區與靜態區,減少彼此打擾的機會,由上可知格局深深影響生活品質,不僅老屋常有格局重整的問題,新成屋或中古屋也容易出現此問題,透過格局重整將原本碎裂的空間重新整合再得到最有效率的運用。
此案為屋齡7年的中古屋,原屋況面臨通風不良、採光不佳、收納不足等窘況,豐聚室內設計 黃翊峰、李羽芝兩位設計師耐心聆聽屋主需求,透過重整隔間、選配耐用建材,並發揮自身精湛的設計手法,在空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重佈一家四口的回憶舊居,給予屋主一家一個嶄新的生活提案,成就一所開闊舒適的現代宅邸。
一家四口入住48坪北歐宅,樂創空間設計於預售屋階段,透過審慎評估居宅優劣勢,將充沛採光最大化,同時考量至原先的廚房陰暗、採光通風不佳,改以開放式廚房為設計主軸,圓了女屋主嚮往的烹飪夢。
居住在 25 坪以下的小坪數空間,是否就注定屈就於狹隘的空間感、有限的機能性呢?但只要運用設計巧思,縝密規劃格局動線,不但可以創造寬敞的視覺樣貌,甚至也能兼顧採光、通風,打造符合生活所需的強大機能宅!本次邀請到日宅設計的吳宇喆設計師,透過兩大改造案例,分享他如何在坪數有限的狀況下,跳脫制式思維,為屋主量身打造最理想的居家空間。
111坪的中古屋是一三代同堂之家,建物類型為透天別墅,整體設計風格為簡潔明快的簡約風,盡可能體現設計在局部或整體上的細節把握,真正的「簡潔」不是「空無」,而是在留白的表現中,激發人們對空間環境的想像,同時在少即是多的概念下,使微光線和通風舒適的引導生活與空間結構產生對話。
老屋翻新熱潮不斷,除了基礎工程的整頓、全新材料的安排,如何在既有空間裡重整格局、梳理動線,又能活用材質與色彩,交織出兼具機能且具故事性的私宅,就考驗著設計師的功力了!
70 坪現代風宅邸前身為高齡 40 年的老房子,老屋年久失修伴隨著漏水、壁癌,加上特殊的地下室與一樓複層格局,無採光、通風問題更加深了翻修修度, KC 設計團隊與屋主密切溝通討論後,從建築外觀到室內裝潢全面翻新,利用樸質的樂土將舊時代的記憶以個性氛圍帶進新生活,並透過扶搖而上的綠植栽注入活力,獻給一家四口截然不同的生活新氣象。
近年極端氣候加劇,台灣夏季高溫炎熱幾乎成常態,不少屋主在室內裝修時尋求「涼感設計」,盼能降低炎夏的燥熱不適。設計家Searchome整理涼感設計5招,從通風設計、色系選擇,到材質選用和家電輔助,教你打造清爽居家生活,消暑沁涼渡過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