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山、水、城、林、光的融為一體被視為最適宜居住的型態。對於 YHS DESIGN 來說,現代的居住空間雖被困於高樓林立的都市叢林之中,但設計便是試圖在城市空間裡為人為與自然間賦予合理的鏈結,微調所有微小的元素,將場域的體質呈現於最平衡的狀態。
原建商格局為三房,由於屋主把此房當作退休養老使用,所以需求的房間數單純只需兩房,所以把其中一間小客房隔間牆拆除納為客廳的空間,使得客廳能發揮出此屋最大優勢的條件挑高,同時也縮短了原始有走道的格局,並且客廳的整面採光納入開放空間區,電視牆選擇安格拉珍珠灰石材當主角,刻意地把電視牆面拉到最高處,營造大器氣息。
在有限的空間追求超越坪數的寬敞感受已經變成室內設計師近幾年來的必修課,隨著百坪豪宅的式微,新一代首購族紛紛轉往購買 30 坪以下的住宅,但對於生活品質與軟硬裝的要求卻更甚過往。為了跨越坪數與生活質感之間的衝突,拾隅空間設計經手的兩間 20 坪以下的住宅中,分別利用造型鐵件、系統板材以及環保塗料等等簡單的建材將居家生活裡必備的收納機能、場域隔間以及室內設計美學注入空間中,賦予每一道牆面主題,在小坪數住宅裡創造超越坪數的舒適氛圍。
「我身上除了衣服外,包括鞋面布料、手錶錶帶、口罩,還有辦公室裡你所見的隔間牆板、會客區桌椅、懸吊在天花板上的燈飾,到盛咖啡的馬克杯等等,都是由回收物轉化而成的產品。」小智研發(MINIWIZ)創辦人暨執行長黃謙智說。
開放式空間拿掉了傳統隔間牆後,雖然視覺上感覺變寬敞,但面對不同機能區域要如何在不做隔間下做出場域界定呢?利用「地板材質轉換」可在視覺與動線不被阻隔的狀況下,界定出開放式空間裡的各場域。
無論租房或買房,好容易有了一處屬於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小坪數空間的規劃一直是年輕屋主們最大的難點,如何把10坪的家住成100坪,是智慧更是創意!隔間牆的規劃,做的多了把空間搞小了、少了機能不足隱私堪慮,小編採訪了許多小屋改造後,將設計師的智慧彙集成一篇“隔而不斷空間放大秘笈”,助力你的豪宅夢,教你把10坪小家住成100坪!
屋主廖先生打拼了一輩子,期待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在即將退休之際,選擇與家人島內移民到南台灣居住,放慢生活步伐,同時也享有彈性的辦公時間。此案為中古屋翻新設計,以極簡風格做為空間基調,將廚房與兩房的隔間牆拆除後,公領域被打開來,伴隨自然光的映照下,形塑簡約、清爽的私宅氣息。 廚房,是家人情感增溫的核心場域,為了讓屋主在退休的閒適生活裡,有更多施展廚藝的機會,以及未來孩子成家後,享有三代同堂的幸福願景;擅長打造各式廚房的櫻花廚藝生活館高雄巨蛋店設計師賴映呈,在開放式的餐廚計劃下,搭配多元電器、強化實用的收納櫃,創造出機能與品味共享的美好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來瞧瞧!
12 坪中古屋改造為日式無印風居家,設計師以玻璃隔間牆搭系統組合櫃,用輕巧的電視櫃構造纖細合宜的框架,並運用巧妙隔間完成 12 坪小空間,訴求輕鬆翻新快速成家,更新 2 房 2 廳的三人小家庭重分配。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