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坪的北歐風居所裡,入住著年輕屋主夫妻與他們的愛狗。好和設計的何佳翰設計師,以白色為基底,局部應用木紋與莫蘭迪的藍色系來點綴,傾注動人的溫潤質感;藉由玻璃隔間引入戶外暖陽,透過地坪高低劃分場域性,創造通透、放大的空間感。
女屋主擁有獨特的美學品味,喜愛充沛採光、低彩裸色的優雅空間。31坪的室內,以現代風為基調,融入弧形設計語彙,透過奶油感的淺灰色鋪陳空間,從灰階的無縫自平地板、奶油白的實木百葉到電視牆,形塑明亮、溫潤的風尚宅邸。
21 坪的中古屋翻新,設計師透過完美的動線梳理,創造出 4 房的空間坪效;在淺色木紋與灰色調為基底的空間裡,利用大膽復古的蘋果綠、芥末黃界定出公領域機能,揉合磁磚、鐵件、木紋等多元材質的靈感,交織出漸層的空間層次,替一家四口打造充滿趣味、摩登的日常情境。
禾光室內裝修設計的鄭樺、羅孝立設計師,在20坪的北歐日式混搭風空間裡,打造單身女子與她的喵星人的家。揉合溫潤的木質元素,規劃流暢動線下,讓機能兼備,且形塑更完整、開闊的公領域空間,同時考量寵物的獨有空間,打造人貓專屬的獨立角落與美好日常!
毛胚屋擁有彈性的格局安排、自由挑選建材等設計特性,「對於高端的豪宅客群來說,高度的空間可塑性,及量身訂製的優勢,是大部分業主選擇毛胚屋的原因。」操刀豪宅空間設計多年的京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京築聯合室內裝修有限公司總監周彥如,與我們分享多數豪宅屋主為了追求貼近自身品味的美學生活,因此選擇可自行規劃理想生活的毛胚屋。
現實生活總是避免不了妥協,多希望回到家中能隨心所欲不處處受限。工廠大量製造的家具往往僅提供符合最大公約數的商品尺寸和機能,也許一般情況下都還算堪用,但長久使用下,即便是幾公分的不同,都會造成使用觀感上顯著的差距,尤其遇到相對特殊的居家格局、裝潢設計和使用模式的時候,市售標準規格的家具不符心意,卻又不想勞師動眾的進行裝潢,而訂製傢俱的門檻又太高讓人卻步,那種「差一點就完美」的遺憾是許多人共同的心聲。
築夢室內設計的羅芳銘設計師,以觀人、觀心、觀境為設計理念,擅長細心觀察使用者需求與性格,作品中融入人文、自然與工藝美學,總是細膩、用心地替屋主打造夢想中的家園,更是在國際獲獎無數,是台灣室內設計之光!
原空間面臨畸零格局、公領域沒有對外窗及無餐廳領域。設計師重整格局、梳理動線,並將公領域打開,達到放大坪數之效;由於屋主長時間在家辦公,需擁有優質採光的工作空間,在建築迎光面設定為書房,可眺望戶外美景,兼具工作與放鬆需求;且以玻璃隔間引入自然光入室,讓暗廳重新綻放明亮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