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坪新成屋為一房格局,捨去華美的素材,回歸純粹簡約,以自然淡雅的微水泥為主角,由公領域深入私領域,自在地漫延於開闊明亮的居家之中,透過婉轉迴繞的弧形設計,進而界定空間機能的獨立範疇,同時也挹注寧靜而優雅的仛寂詩意之美。
忙碌的生活,總是令人忽略那些微小的幸福,想為平凡日子創造儀式感,那就從一餐一飯開始。身為團購主的女主人,沉浸在製作料理的時光中,希望在「自煮」時代中拾回專屬的寧靜。歐德設計師楊佳陵考量屋主有在家拍攝產品的需求,在木質風居家中順暢動線、援引光線,完美達成「隨拍即景」的效果,同時在坪數有限的空間裡,創造井然有序的充足收納,讓夫妻倆可以放下瑣碎日常,共享生活裡的小浪漫。
你也喜歡日劇裡面,處處溫暖又愜意的木質調居家嗎?這間僅有17.5坪的日式無印風小宅,以毫無壓力的純白色調,與釋放休閒感的木質為基礎,搭佐低飽和的暖灰、草綠,打造讓時間停下來般的寧靜氛圍,擺脫平日的繁忙壓力。同時,在有限的坪數裡,不但滿足姊姊的收納機能、愛犬的生活需求,還照顧到風水上的顧慮,展現令人意想不到的空間潛能。
忙碌的生活中,在家中找到平靜和快樂至關重要。創造一個寧靜而快樂的環境,最快速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茶几或餐桌上放置插花。這些美麗的花朵不僅可以照亮空間,還可以改善心情。眾多花朵中,該怎麼挑選呢?
29年的老屋重新裝修,原有櫃體必須要全部拆除嗎? 針對31坪的空間,行濶設計的鄭大年Danny總監以創造宜居空間的初心,跳脫打掉重練的制式想法,維持現有格局,並改造前屋主的木作家具,以現代輕美式風的調性,注入清新淡雅的灰白色調,襯托出公領域的沈靜典雅,展現充滿溫度的全新面貌。此外,廚房、衛浴空間等機能場域,則全面汰換更新,體現於日常中的起承轉合,讓一家四口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寧靜天地。
本身是退休老師的屋主,選定這間可以遠眺山巒、俯瞰市景的30坪居家,希望能展開愜意的人生下半場。設計團隊把握天生的採光、美景優勢,特地重塑格局,將4房改為3+1房的舒適型態,藉由開放式格局,讓大自然走入屋主的生活。同時,針對天、地、壁三大面向,精準拿捏黑白灰的三色比例,不但適度畫出場域界線,也帶來豐富的層次美感。
34坪的工業風住宅,位於台北市的精華地區,設計師以建築感的量體、時間性、寧靜、寬闊感為基底,透過拉長動線、材質延伸與層次堆疊,營造出開闊的視覺感受,將工業風與現代簡約的線條完美融合,完成出遠大於坪數的空間氣度。
「無論外面的步調多匆忙,回家只想停下腳步、沉澱自我。」這間30坪的日式侘寂風居家,大量選用沉穩的原木色調,形塑溫暖放鬆的基底,搭配不加修飾的藝術塗料,將「不完美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後再以藤編家具、藝術畫作妝點,打造從容卻不失質感的面貌,令人置身美術館一般,無時無刻不被美的事物所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