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性地將壁面線條拉長,能藉此達到延伸空間、提高開闊度的效果;又或者運用玻璃或格柵等穿透材質,將光線與視線引入,進而也創造通透、具延展性的視覺印象。
牆或隔間,都不該只有一種功用,可以結合一些機能需求,例如收納、置物,牆可變向成為櫃體牆;又或者電視牆需要雙空間共同使用,加入旋轉設計,想要360度翻轉,再也不是問題!
利用牆將生活單元區域隔開,大格局能彈性變為許多小格局,場域有效被利用,也能因隔間形式,可封閉可開放,界線能時而清晰時而模糊。
玻璃具有放大、區隔作用,同時擁有全透視性或半透視性功能,運用在室內能夠有效地解除空間的沉重感,讓住家變得輕盈起來,成為住家隔間材的必備元素之一。
寬敞的開放空間,是這個家給人的第一印象。客廳、餐廳與書房形成L型的起居空間,其中的書房為開放式設計,僅以360度旋轉電視櫃與一道短牆,來與客廳及餐廳進行不完全的區隔。這除可迎納窗景、讓室內顯得寬敞、讓寶寶自在地於此遊戲,這裡還可化為臨時客房或小孩房,秘密就藏在玄關櫃後方的鏡牆與走道盡頭的側牆!原來,牆裡收納了兩或三道的活動拉門,只要拖出這些門片,就能圍構出獨立的房間。
建構線設計設計師沈志忠表示設計首重實用性,再來則是在機能上兼具美觀,所以「機能藝術化、藝術機能化」可說是收納設計的最佳註解。因此收納設計不是花錢做了一大堆櫃子就算數,換句話說,不是木作多就等於收納空間多,有時候收納空間太多反而成唯一種多餘,重點在於必須要符合個人需求,再結合過去的使用經驗,配合現在的空間格局,才能規劃出能常用、常收的收納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