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位於北市鬧區的 20 坪新成屋,專為單人生活打造,同時滿足屋主待客聚會的需求,量身訂製的一房兩廳兩衛格局,拆除了不必要的隔間,讓客廳、書房與餐廚區相互串連,形成獨處自在、聚會適宜的公共場域。利用藝術塗料與雕塑牆設計消弭都市水泥建築的冰冷感,輔以設計燈具與統一色調的空間調色,在視覺上化繁為簡,生活上則因應需求建構出多元且相互聯通的機能場域,為現代都市生活提供一個既精緻又宜居的理想空間。
坐落於台中市西屯區的18坪新成屋,居住成員為兩大兩小,而家中長輩則是偶爾來訪,因此希望在維持原建商所配的兩房兩廳格局的基礎上,增添使用彈性,同時又能保持寬敞的空間感。無主之作空間設計先透過色彩,交織明亮清新的風格,再搭配上隨著建築基地延展的櫃體,兼顧美感與實用性,在不動格局的狀況下,打造出實用又零死角的奶油系北歐宅。
35坪新古屋原本空間較為細長,設計師援引西班牙高第建築充滿有機、曲線的特色,透過弧形與曲線,將居家動線轉化為流線設計,即使在不同空間,也能巧妙串連家人互動,柔和的曲線從牆面延伸到天花板,在變幻豐富的光影投射下,塑造明亮溫馨的感受,結合多元異材質拼接、燈光照明、美型收納、色彩搭配,為一家四口實現濃厚歐美風格的藝術系居家,令人嚮往。
房價高居不下,購買坪數受限,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顯示,113年Q3住宅買賣移轉資料,都會區像是台北市15-25坪佔26.18%,15坪以下佔24.62%,25坪以下加總超過5成,而高雄市15-25坪佔28.71%,15坪以下佔12.98%,25坪以下也達41.69%,都會仍以「小坪數空間」成主流,許多屋主覺得空間不大,又不想犧牲生活品質,也不願意屈就於建商假三房或2+1房的三房格局,委託專業的室內設計,想擁有更大、更開放的舒適感,這一篇就由同時擁有建築設計學歷背景,透過縝密動線整合空間格局,融合設計美學的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總監,從多位屋主需求出發
自地自建顧名思義,讓屋主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根據個人的需求和喜好設計與建造專屬的居住空間,無論是建築外觀、室內格局還是每一處細節,都能充分展現屋主的品味與生活方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張靜峰總監所打造的自地自建別墅,了解如何從建築規劃到室內設計,成就一棟夢想中的豪宅。
在雲林縣斗六經營多年的落腳室內設計,榮獲多項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購入42年老屋,由於透天厝為錯層屋,重新解構配置、妥善佈局空間、運用多元異材質、加入東方窗洞的巧思,向喜愛的建築師王大閎致敬,整體概念讓設計回歸生活美學,型塑與自然生態共生的透天別墅,家成為沉澱心靈、安心享受歸返的專屬桃花源。
張凱設計師打造新世代的接待中心,座落於十字路口的醒目位置,讓這座建築不僅是一處商業建築,更是一座能夠吸引來往人車目光的城市地標。深知建築外觀對於此基地的重要性,因此,他以「人文咖啡廳」為設計概念,充沛展現溫度與開放感的場域,讓來訪者在愜意氛圍中,自然地走進這個兼具品牌形象與生活美學的空間。
在巴黎市中心,Heju Studio 將一間經典的奧斯曼式公寓改造成一個將永恆建築與大膽現代設計完美融合的空間。Aumale 公寓 透過貴族氣質的建材與雕塑般的造型,重新詮釋了傳統與現代如何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