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屋齡的老房子,25坪的空間大小,雖然原先的屋況已有三房的格局,但因隔間分配比例不佳,不僅每個房間都不大,且只有一間浴室,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屋主夫妻決定將老屋重新改造,找來蟲點子創意設計的鄭明輝設計師改善老屋問題,開始了一連串的老屋改造計劃。
空間的大小除了面積以外,更包含了高度,以及視覺的穿透感。40坪的新成屋雖然在預售屋時就做了部分客變,去除原本客廳與書房的隔間牆,讓出寬廣的公共空間,卻因為缺少專業的規畫,險些浪費這麼大坪數的空間感。幸好,屋主及時找上芽米空間設計團隊,他們擅長用最低限度的素材裝修,利用鐵件、梧桐木皮、玻璃等建材,配合格柵、懸吊、間接打光等手法,完成彷若渾然天成般的自然裝飾,讓公共區域形成優雅的流動空間,無障礙地穿梭,既開放又舒適。
簡單就是美,但如何要在最簡約的設計之中透過設計手法創造出美的感受,這可就考驗設計師的功力。在這個35坪的居家空間中,林志隆設計師採用了多樣化的建材,以簡約的線條搭配大理石、鋼刷梧桐木、鐵件等建材,玩出俐落而大器的居家空間。以餐廳為例,此處主牆面以桐梧木鋼刷染灰鑲嵌鐵件結合收納與展示機能,創造出可以聚焦的主牆,鐵件造型具有幾何趣味,也能展示屋主的收藏,機能視覺都滿分。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喜好,那是品味;每個空間都有每個空間的特色,那叫風格。用品味妝點空間風格,考驗的是設計師的功力,設計中加分的亮點,則在於那一小處突出的異材質……。
在進入大門前的牆面上,以雷射切割寫著優雅的「適廬」二字,這是屋主賦予這間房子的名字,除了看出夫妻倆的學識與品味,也透露了一家人居住在裡面的舒適與愜意。
有多次裝修經驗,在市區已有房子的屋主,在郊區購得一間50坪的房子,希望可以作為招待親友的招待所,因此,整體空間規劃,除了須有住家的機能,更希望設計能夠帶出輕鬆休閒的氛圍。
我們經常可以在許多設計案例裡看到「大理石使空間感更高雅」,或者「木材帶來自然氣氛」等等說法,然而,實際選擇空間建材時,您是否曾被「黑雲石」、「黑金鋒」搞得一頭霧水,或者是「鐵刀木」、「梧桐木」傻傻分不清楚呢?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牆面當然也要一套裝!以往,裝修只是為了居住,而今卻成了一種生活藝術,牆面設計也同是如此,過去只需粉刷牆面的四面牆,到了現在也變成了表現居家特色的一個重要區域。該如何著手改變「牆」的表情呢?又或者該使用哪些建材、塗裝材料呢?本單元將帶你一同來看看設計師如何運用各種材質,創造出不同風格感的牆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