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聲、林欣璇設計師總能細心照顧屋主需求,掌握空間色彩、格局設計,並結合男女屋主喜愛元素,挹注空間豐富樣貌。透過鐵件、洗石子、木地板、薄板磚、金屬、不鏽鋼、長虹玻璃、清玻、花紋磁磚,為一家四口打造 40 坪混搭舒適宅。
25坪混搭風老屋,走過半世紀的歲月,因狹長格局而導致採光不足、動線不佳,設計團隊以純白色系與木質為基底,透過前後的兩扇窗引入充沛光感,成功一掃陰暗印象,並以適時以黃銅、莫蘭迪色妝點,打造溫柔婉約的復古質感。
50坪老屋,多年來因狹長格局而導致光線昏暗,希望能藉由此次翻修,解決採光不佳、動線不順和收納等問題。設計團隊微調格局後,刷上清水模塗料、注入木質地,打造一入門就放鬆身心的現代風居家。
年老的 80 坪透天別墅,結構狹長、格局有著錯層落差,陰暗潮濕的環境下,失去了舒適的居家住宅該有的基礎條件。擅長以建築角度出發重整規劃的緯傑設計,將整體風格定調為工業風,塑造老房子沉穩的氣質,再透過鐵件元素保留光的動線,將陽光、空氣重新納入空間中,重拾老宅生活的美好時光。
走過45年的老屋,存有畸零格局、廊道狹長並擋住採光、動線過窄以及坪效浪費等問題。知悉屋主喜愛簡約的美式風格後,設計師重整屋況,強化基礎工程,且以開放式公領域為主,廚房與原本過於狹小的房間對調位子後,長廊空間轉化為開放餐廚的一部分,並新增儲藏室,創造出機能滿點與美感加分的美式風尚宅!
67 坪的北歐風居家,設計師將舊屋予以翻新,改善漏水與狹長屋型等屋況問題,並針對露臺作整修,在設計中展現居宅的獨特性格,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時冶設計總監陳逸凱表示,許多年輕屋主在購房時幾乎耗盡畢生積蓄,即使有預留裝潢費用,面對中古屋與多年老房的水電管線、格局問題,做完基礎工程後可能也所剩無幾。因此陳逸凱認為,好的設計應是「剛好就好」,針對原本狹長型屋況調整動線、增加採光後,裝飾性裝潢便能彈性往下調整。以此案為例,重整完老屋翻新基礎工程後,以簡約北歐風作為「輕裝修」空間主軸,整合 IKEA 家具與刷白牆面、木地板,打造溫馨暖意的新居生活,讓空間散發舒適素雅的愜意氛圍。
不規則的破碎格局帶著穿堂煞、狹長走道陰暗且通風不佳,管線老舊不敷使用外、漏水壁癌通通都來,高齡近 40 年的老屋幾乎涵蓋了所有屋主最不樂見的種種問題,多虧好宅微整空間設計將 28 坪老屋翻新後把糟糕的屋況化為明亮舒適的木系住宅,讓夫妻與一隻愛貓的居家生活隨著老屋新生而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