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女屋主的都會美式宅,雖然室內僅有 14 坪,設計師在小坪數住宅以簡潔設計概念,妥善地發揮室內坪效,同時以俐落的美式風線條混搭質樸水泥,打造兼具優雅與個性感的生活氣質,即使生活在步調匆忙的都會城市中,回到私宅,也能享受一個人的靜謐舒適。
一家四口入住40坪新成屋,居宅位處北市陽明山腳下,坐擁清幽環境與湛藍天際,美好景緻與綠意更成為屋主落腳於此處的理由,居者一家不僅崇尚自然,更擁有露營及運動等嗜好,男屋主收藏許多露營老件,女屋主則為業餘的瑜伽老師,鉅程設計以質樸雋永的侘寂風作為場域定調,發揮空間的最大優勢,導引午後日光入室,緩緩描繪一家四口恬淡幸福的生活畫面。
大篇幅注入淺木質調的32坪新成屋,住著屋主與兩名孩子,全室選擇日式人文禪風風格,在充滿明亮光感的空間裡,透過質樸的木地板,以及細膩的木格柵線條,烘托休閒安定的氛圍,並融入傳統色彩較濃的佛堂設計,滿足屋主的禮佛需求外,也展現和諧的居家美感。
夫妻倆購入室內坪數 33 坪的預售屋,爾聲空間設計於客變期間便不間斷地構思居者需求,居宅建造完成後,家庭成員更由原先的三人變為一家四口,屋主夫妻也期待未來居所能伴隨孩子一同成長,風格面也傾向打造雋永質樸、細膩質感的場域氛圍,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3 大重點打造的澳客風美宅吧!
住著父子倆的15坪微型小宅,全室底定率性的英倫工業風,從粗獷的石紋電視牆、質樸木質調到深棕皮沙發,都強調著毫不做作的迷人魅力,加上穀倉門、人字拼木地板等經典元素,迎來歐美的優雅質感,甚至額外擴充收納機能,讓理想生活超越小坪數的限制。
全齡宅不僅要滿足現在生活需求,機能和風格方面都還要預想未來十年、二十年當中的可能性。設計師從客變階段就參與,格局上維持原來的四房,將書房改為玻璃隔間,抒放公領域的視覺空間感受;風格以質樸內斂為底蘊,透過金屬、玻璃等異材質勾勒優雅氣質、精品質感,以最淬鍊的線條,使空間輕盈舒適。
連續2年榮獲世界四大設計獎之一的2023年德國 iF 設計大獎、2022年日本GOOD DESIGN AWARD 優良設計獎等多項國際大獎肯定的新創旅宿,禾良一設計將108坪老屋重整翻新,以日系侘寂風做為設定,加強採光、除溼與隔音功能,降低大量色彩與造型,並融入圓弧線條,勾勒出無華、簡單的空間氛圍;室內透過大量灰色調的水泥粉光、無縫藝術塗料與礦物塗料,融入現代感造型及粗獷自然的質感,創造有別以往簡約、靜謐的旅宿體驗。
所謂的「美」不是形、色、象的表演,而是回歸自己內在的五感、傾聽心靈寂靜的狀態,是一種精神上的寧靜,也是生活品質的提煉,更是一歲枯榮下生生不息的青草,雖質樸、卻直擊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