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是比台北還更難置產的城市,除了房價物價雙高之外,有文化熔爐之稱的紐約,還有適應文化生活區的問題。當年美國在接受國外移民時,整個城市除了工廠、商店,也還充斥著讓新移民工作者休息的公舍。如今讓電影迷相當喜愛的LOFT住宅,正是從當時由工廠重建出的公舍所保留下的樣貌所進化而成的!
摘要”曾經以為自己改造老屋會是個夢想,沒想到aiko卻做到了。全程自己設計與監工發包,只花30天,就這樣與先生KJ撐起一片天!
屋主是一位居住在加拿大蒙特婁市,以當代藝術收藏為業的品味人士,保留寬敞開放空間絕對是優先條件,同時要能滿足生活需求、以及專業訓練出的挑剔眼光,建築師 Jean Verville接下這個頗具挑戰性的設計案,大膽端出異於常人的獨特觀點為Loft空間定下設計基礎。
由佳作連連的巴西聖保羅設計公司Fernanda Marques Arquitetos Associados興建,這棟平房耀眼得有如山野中的珍貴寶石,造屋法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自在交融,180平方米(約55坪)的空間裡盡是天然質材相互連結,方正的主廳內面面俱到,粗獷的岩石壁面視覺強烈,加裝一段玻璃天窗後,隨光影切割出無窮變化更顯別出心裁
「不用出門,也能買東西」的網路購物日漸普遍,從個人拍賣到品牌商店上網販賣,幾乎是想得到的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甚至是家具傢飾,在線上就能購齊一個家所有東西,所謂「用手指成就一個家」。網路買家具傢飾的確很方便,但需注意一些網路購物重點,才能安心安全購買家具好物。
坐擁5000平方英呎(約合140坪)空間,很難抗拒不去打造個獨一無二的享樂空間,這座把籃球場放在家裡正中間的公寓,將最酷的社交生活空間,和最舒適享受的居家空間完美結合!屋主和位於美西的馬汀建築公司(Martin Building Company ) 聯手開發設計這座老倉庫,地點在舊金山市區集合藝術時尚的黃金地段─南市場街(South of Market district)附近,我們在 My Modern Met部落格上發現它
貼近自然又不失都會設計點綴,就像本屋落成地林口一般,一點點都市、一點點邊際,看得到現代、摸得到自然。在設計師的巧奪天工下,為此挑高7米、30坪的樓中樓,端出新的風貌。跳脫傳統框架,在一樓的入口處先看到的是樂活餐廳和廚房,再者是迎接落地陽光的生活書房,搬到二樓的是客廳與用屏風隔開的臥房,將空間重組出最舒適的生活感。
為了解放空間,以開放式中島作為設計主軸,在主要公共區域以長橫向的線條整合公共領域所需要的所有機能,長型中島同時是客廳、吧台、餐桌、廚房中島及電視櫃機能,造型不僅搶眼,更具備強大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