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高雄亞灣區,一間擁有無敵海景、可眺望港口風光的高樓景觀宅,經由城藝空間設計黃淑菁總監巧手改造,耗時半年多精雕細琢,從原始毛胚屋蛻變為一座融合現代美學、智能科技與藝術氛圍的高端度假宅,媲美墾丁度假飯店,屋主除了度假需求外,也常招待親友,對空間的格局、光影與收納有極高要求。
在台北,擁有一間三五十坪的住宅已經算是十分舒適,若是擁有整棟專屬於自己的獨棟住宅,那居家生活肯定就像是度假一般!這間 110 坪的現代風透天別墅屋主為知名KOL,結合私人住宅與招待所的複合式設計,將大理石化為牆面藝術,鍍鈦金屬和皮革、實木混搭呈現出現代都會風格,不僅能化身為款待親友賓客的時尚招待所,更讓日常生活像是入住五星飯店一般舒適自在。也因為這樣的細膩設計,獲得素有「歐洲設計界奧斯卡」之譽的義大利 A’ Design Award室內設計獎項。
這間60坪的中古屋,原先的玄關、客廳與餐廚區串聯形成狹長格局,動線凌亂之餘,也讓空間感稍顯侷促。設計師重新規劃主臥入口,將其移至玄關與客廳之間,解決原先走道的空間浪費,亦自然規劃出公私領域的界線,並充分利用坪效,將弧形的畸零空間作為傭人房。全室以圓弧的設計語彙貫穿空間,在公領域使用柔和的奶油色作為基調,而在私領域則透過深色地坪鋪陳,帶來不同的視覺層次,形塑出兼具溫潤與個性的侘寂風宅邸。
30坪新成屋位於都市核心金山南路、仁愛路口,原為三房格局,經設計師巧思調整後,轉化為更符合屋主需求的2房2廳2衛配置,並精準回應屋主的生活期望,皆擁有獨立衛浴,餐廳也能設有水槽功能,即便原先未配置排水系統,依然可便利使用,並以「靜奢質感」為設計的核心語彙,運用鍍鈦、鐵件、石材、大理石、磁磚與超耐磨木地板等多元建材,烘托沉穩而不張揚的高端質感,勾勒出生活與藝術交融的美好生活場域。
這間高齡老屋過去在 40 坪的空間內規劃了緊湊的 4+1 房,因後疫情時代,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子女嫁娶後雖然沒有長期同住,但仍時常返家團聚。因應居住人口幅度變化,好和設計何佳翰總監整頓好老屋基礎工程後,將格局改為 3+1 房、3 間衛浴,旋轉電視解放客廳、創造多元休閒空間;客房彈性設計優化採光外、也能作為客房與遊戲房使用,讓主臥享有日光臥榻、私人辦公區與獨立更衣間,還規劃五星飯店等級的衛浴空間,改寫退休宅刻板印象,創造度假感與安全性兼具的現代退休宅。
在群山環繞的 3000 坪土地上,一座自地自建的現代別墅悠然展開。這是屋主夫妻為人生下半場所規劃的理想居所,不僅回應對自然的嚮往,也展現生活儀式感與空間美學的融合。由仝育設計總監莊媛婷與設計師鄭瑞文攜手操刀,從《道德經》的哲思出發,運用內斂沉穩的當代語彙,將住宅轉化為承載心靈的天地。
這間位於台北信義區的 36 坪住宅,為一對兒女獨立後的夫妻量身打造,作為享受退休生活的度假居所。設計上將原有的四房格局調整為更寬敞的 2+1 房,著重於擴大公共空間,並以精緻的美式新古典風格細膩妝點客廳區域。主臥則透過合併兩房,不僅引進充沛採光,更規劃出獨立更衣間,為夫妻倆重溫年輕時光增添儀式感,同時也預留了彈性的多功能房。
屋主嚮往簡潔、舒適、注重生活品質和效率的生活方式,設計師瞭解屋主對新家的生活期待後,以現代簡約風為設計概念,著重於去除多餘的裝飾,追求空間的美學和功能性,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色彩搭配、弧形曲線、燈光投射等,成功詮釋屋主追求純粹、寧靜和高效的生活態度,同時也強調了空間的舒適性和實用性,為一家三口實現夢想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