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退休夫妻嚮往優雅的閒適生活,購入新成屋後與設計師討論需求,設計師以「平衡與柔和」為設計主軸,公領域運用流暢的圓弧線條,柔化天花與牆面交界,巧妙避開銳角可能帶來的生硬視覺。在米白、灰、淺木紋的溫潤基底下,透過石材的自然紋理與皮革的細緻觸感相互對話,共同構築出一個層次豐富、質感出眾的現代雅居。
男主人對騎自行車情有獨鍾,自家中迎來小寶貝,這份對自由的嚮往轉而化為對家庭的繫絆。歐德設計師盛兆奎秉承「機能與情感並重」,揉合奶油侘寂與簡練現代語彙,讓兩者在同一場域平衡共融。並構築開放流動的公領域,讓空間彼此連結卻不失靈活。私領域則預留彈性,能隨成長與生活需求靈活轉換機能。讓家不僅貼近當下的日常溫暖,更為未來保留無盡想像。
家裡要整潔舒適,不只是屋主的生活習慣很重要,裝潢設計更是關鍵!這間 35 坪預售屋以日式無印風格「規格化」的設計為基礎概念,公領域收納全平面化的設計讓視覺看起來整潔外,空間沒有突出櫃體壓縮走道與室內空間更顯寬敞。穿透式格屏與玻璃拉門界定空間,但維持光線與視覺的穿透,讓住宅即便規劃四房兩廳兩衛,也能擁有超越坪數的空間享受!
這間 38 坪的簡約風格宅邸,以開放式設計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採光,透過淺色木質地坪與純白色系,營造出溫暖而明亮的居家氛圍。玄關處巧妙地以懸空木作櫃體延伸入室,柔順地引導視線。公領域幾乎無設限,讓日光、空氣和對話得以暢行無阻;設計上結合極簡主義與趣味性,L 型沙發的擺放讓視野寬敞,而造型獨特的電視牆櫃則利用線條與柔和的間接光源,賦予簡約立面豐富的層次感。緊鄰的開放式書房則以黑色格線內嵌線性照明,與廊道上的骨牌式展示收納牆形成深邃的視覺景深,不僅放大了公領域的空間感,也確立了家中的時尚表情。
這間 21.05 坪的現代混搭宅,設計師以大量隱藏式收納滿足一家三口的日常需求,讓空間動線更為順暢,也成為屋主最滿意的設計亮點。考量屋主在家辦公的習慣,特別規劃半開放式書房,既保有專屬的工作氛圍,又不會與家人生活脫節。整體空間以灰白色調為基底,營造出高雅而低調的舒適氣息,讓居家生活更顯自在愜意。
25坪現代風預售屋,以「生活的態度」為起點。屋主與設計師把夫妻、小孩與三隻貓的日常納入規劃,在大理石紋、金屬與燈光的基調中,調配出可明可暗的情境,同時藉由線性動線串聯公私領域,在一體格局內保留多個視覺片段。客、餐、廚與書房開放相鄰,形成機能完整且開放的公領域。電視牆以鍍鈦金屬勾勒俐落的現代風輪廓,並在旁側展示層架埋入間接光,讓立面更具層次。沙發背後L型展示牆是深富趣味,漂浮櫃體與燈帶構成造型感的場景;並以大理石為底,金屬層架交錯,收納遊戲片與旅行紀念,亦成為貓咪穿梭的步道;下方延伸成書桌,工作與家人互動得以並行。餐廚區以中島連結餐桌,造型吊燈定錨視覺,便餐台回應日常使用的節奏。
位於精華地段的 75 坪豪宅,設計師以石紋鋪敘出精緻奢華的質感。全室大量開窗,將都市河岸的壯麗景緻盡收眼底,白日感受城市的生氣勃勃,夜晚則沉浸於璀璨燈火,隨時都能享受不同的風景。透過多樣石材紋理與異材質的巧妙搭配,展現出各自獨特的氛圍層次;在確保空間開闊感的同時,仍兼顧明確的機能分區,實現美感與實用並重的居住體驗。
職業為醫師的屋主,因平常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慢慢比較網路資訊,正巧醫界學姊跟他買了同一棟建案,去參觀了學姊家後非常喜歡裝潢後的許多細節呈現。透過介紹後與耀昀創意設計做了初步裝修諮詢,經手許多醫師屋主的蔡昀璋總監很直接可以理解到屋主的需求,很快就簽約開始著手規劃。屋主對於風格上沒有太多想法,主要希望公領域開放彈性,可以作為瑜伽空間;雖然喜歡美式設計但不想要整個家風格太強烈,而是注重在收納機能、不用太花時間維護就能很舒服的空間。裝修時設計師還給予屋主許多家具燈飾的選擇建議,屋主表示不用花太多心思想辦法傳達裝修想法,設計師就能完全理解,好像兩人之間有共同語言,果然成品也讓他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