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式設計美學,是以簡約的色系與不繁複的硬裝為特色,成為近年來日漸流行的居家裝潢風格。設計師以此為藍本,將這間7坪夾層小宅梳理出柔和而清新的氛圍。以簡約純白為基調,細膩的線條與精緻的細節,正好呼應屋主嚮往的純粹生活,承載著兩人一貓的日常時光。從公領域步入私領域的過程,可看到設計師在公領域以點綴性的深色軟裝家具,表現由現代俐落轉化為溫潤木質調性的過程,色彩、木質與留白的空間相得益彰;結構柱也透過與櫃體的整合而隱於空間,使整體看起來更顯純淨。
屬於屋主夫妻兩人的 20 坪樓中樓居家,設計師以北歐風為主軸,並運用俐落黑、白色調營造時髦個性感,結合大量的留白,保留了更多的生活彈性和舒適感。此外,設計師也加入投影機能和休憩空間規劃,在兩人理想而甜蜜的小宇宙中,也能擁有微型電影院,以及一個可以好好放鬆休息的風格基地。
在台北市文山區,一處14坪的老屋,經由設計師重新改造後,搖身一變為三房兩廳一衛的機能溫馨小宅。屋主是一位單親媽媽,與兩個孩子共同生活,對空間機能與舒適度有著高度需求。設計團隊以「垂直整合」為核心策略,活用既有夾層,將生活空間分為上下兩層,有效釋放出公共區與私領域的界線,打造一處能兼顧互動、學習與放鬆的安心場域。
蔡昀璋總監將僅有13坪的夾層空間規劃成舒適的兩房兩廳外,收納、動線、採光都比原本的更好,更重要的是完全發揮住宅坪效,施工品質和工程細節也很周到。屋主聽了同事推薦前往諮詢後很滿意蔡昀璋總監對住宅提出的改造方案,不僅妥善分配裝修預算、將格局和風格打造成自己心儀的樣貌,工期也按照進度不需要擔心,最後驗收之後超滿意。大呼「早知道就趕快問有經驗的朋友,就不會浪費這麼多時間了!」。
25坪的老屋,由兩位大人共同居住。保有原始建物挑高的結構優勢,透過巧妙的複層規劃,讓空間劃分更為豐富、多元,不僅提升了生活機能,也保留了挑高所帶來的開闊感與自然採光,達到引景入室的效果。雖然坪數有限,但透過格局重整與視覺延伸,讓居住者在日常中實現如電影場景般的生活體驗。
要讓僅有11坪的家,滿足兩大人、兩小孩和一隻貓咪的日常需求,關鍵就在如何善用挑高空間,並且將機能、收納與美觀完美結合。設計師拆除了建商原有的實牆隔間,以半開放式空間規劃,讓陽光從落地窗一路穿透至每個角落,營造出明亮溫暖的氛圍。
本案為二十多年老屋翻新,原始格局雖有夾層,但卻令空間顯得侷促、採光受限。屋主期望在僅有16坪的範圍內,從玄關、更衣室、客餐廳到多功能室擁有完整而舒適的日常生活機能,同時也希望空間能明亮通透。允庭設計團隊回應需求,拆除舊有夾層,釋放屋高並梳理空間脈絡,透過鏡面反射、玻璃穿透、淺色鋪陳與靈活收納,使有限坪數幻化為明朗流動的生活舞台,重塑小宅的寬敞想像。
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這間迷你宅,僅有7坪的坪數卻完美實現屋主希望的輕鬆無壓迫感生活。設計師運用「區域分割而不隔間」的設計原則,透過客廳與玄關區的高低差,自然而然地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區,不僅使空間感更加開闊,也避免了傳統牆體隔間帶來的擁擠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