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坪的混搭風居家,居住著一家三口,以及他們的愛貓和狗狗,除了滿足小家庭所需機能外,屋主也期望透過格局的調整,給予流暢自由的室內動線,以及專屬的寵物休憩區。藉由設計師的巧思設計,不僅賦予了實用機能,更為親子家庭和他們的寵物,完美打造出清新又療癒的共居空間。
比起價格高昂、格局制式的新成屋,中古屋因地段區位發展成熟,成為不少家庭購屋時的選項。然而屋齡高、管線老舊、採光不足、格局零碎等許多棘手屋況,該如何透過設計解決呢?本次精選兩間經典中古老屋翻新案例,看看設計師們如何化解空間劣勢,創造舒適的生活場景!
走進這間位於台中烏日、僅19坪的小宅,你會驚訝空間怎麼能如此靈活、寬敞又沉靜。屋主是一位35歲以上的平面設計師,對於風格有極高的敏感度與自我主張,偏好混搭、現代元素交融的空間美學。而這次最大的挑戰,不只來自有限的坪數,更來自兩位「毛孩室友」──兩隻自由好動的貓咪。於是,這不僅是一個為人設計的家,更是一個為貓量身打造的生活舞台。
這間位於中台灣的 28 坪新成屋原始建商配置四房格局將空間切格得零碎,考量到屋主夫妻與四隻貓咪的生活,設計團隊重塑住宅格局將兩房改為四房,保留寬敞玄關規劃豐富收納機能;擴大客廳打造半開放式書房,更加入貓跳台設計創造寵物與屋主都能舒適自在的空間。餐開放式廚房有良好的延伸性與餐廳結合,建立另一處休閒空間;兩間臥室打通後讓主臥得以擁抱獨立更衣間。
坐落於新北市的22坪新成屋,為一家三口與毛孩們的未來居所。居家辦公成為常態的男屋主,希望能打造兼具開闊感與靜謐氛圍的生活空間,參拾柒號設計 張智傑總監先捨棄既定的臥房隔間,納入齊備的3房1廳2衛格局,為公領域爭取更充裕的行走軌跡,同時於立面、轉角等處挹注柔美的弧形線條,無形昇華了孩童的居家安全,也讓侘寂風多了點溫柔、療癒氣息,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面對高房價時代,小宅成為許多屋主的最終選擇,然而坪數的侷限也帶來設計上的挑戰:空間易顯壓迫、機能不足、動線卡關等等。在這樣的限制下,如何保有實用機能與生活美學,成為設計最關鍵的一環,而「穿透隔間」逐漸成為小宅設計的重點解法之一!半開放式的空間型態,不僅能劃分機能、維持視覺通透,更讓光線自由流動、動線更加順暢,達到「開闊又有界線」的理想居住樣貌,今天舨舍空間設計帶來3個未滿20坪的小宅精彩設計,從材質應用、結構布局到生活機能整合,逐步拆解設計師的秘訣,即使坪數不大,也能創造出有層次、有呼吸感的生活空間!
喵星人不只是寵物,還是我們心愛的家人!因此在面臨新屋裝潢時,屋主直接將貓咪們的需求納入考量,請一畝綠設計協助,在日式風無印風的空間裡,將一家四口的生活需求整合,讓一家四口與愛貓們可以在這間22坪的日式無印宅裡一起慢慢生活。
屋主追求卓越的居住品質,購入台北忠孝復興核心地帶「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鑽石塔的2戶豪宅,合併為雙拼住宅,並委託設計師進行第二次合作規劃,設計師保留建築四面採光優勢,量身訂製生活習慣擘畫格局、運用多元異材質堆疊空間氣場、機能整合彰顯品味,客製高端需求等,以精鍊的設計詮釋對生活的深度與溫暖,讓三代之間既能共享時光,也能保有專屬空間,展現豪宅恢弘大器卻又不失柔美的低調奢華,塑造最理想的住宅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