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裝修需求往往少不了為孩子創造一個可以自在奔跑、嬉戲的空間。在這棟擁有30年歷史的老屋中,設計師拆除原有格局,重新規劃出一個適合一家四口居住的全新空間。經過翻新後,原本狹窄的空間,轉變為4房2廳3衛的格局,並以開放式設計規劃公領域,讓客廳與餐廳無縫結合,既保留各自的功能,又呈現出寬敞的視覺效果。特別為家庭需求設計了一間書房,並使用玻璃隔間引入豐富採光。無論是大人居家工作,還是陪伴孩子讀書,都能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動,營造出夫妻與孩子一同遊戲、成長的親子天地。
是什麼樣的空間讓你和貓主人感到放鬆?九日設計團隊挑戰在 25 坪毛胚屋中移除原始隔間規劃,並根據屋主居家工作的生活模式,結合多隻貓咪的生活習慣,找到 2 大 3 喵的和諧設計,打造一處屋主與愛寵都能舒適自在的生活場域! 快上 YouTube 訂閱「設計家」,觀賞更多精彩設計吧! 本案屋主從事設計工作,屬於居家工作的生活型態,加上養貓的陪伴,讓他們在規劃階段時提出希望自宅是私密清靜的想法,所以在設計之初,設計團隊就將毛胚屋的原始規劃進行調整,將隔間牆移除,將空間全然打開享有最寬敞的空間與非常充足的採光。
位於市區高樓層的新成屋享有絕佳景觀,屋主是一位獨立的女性專業人士,在家工作的時間長,需要能切分工作與生活,讓居家工作的生活保有節奏感,當有家人或朋友來訪時,也能有彈性空間留宿,設計團隊充分瞭解屋主背景及需求後,將空間重塑,回字型動線與機能獨立個室讓屋主創造多重的生活場景,整合式設計與多種塗料使得空間表情更純粹俐落,實現屋主追求 Less is more的理想居家藍圖。
開放式客廳的格局規劃已盛行許久,這三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居家工作及上線上課程的新生活型態誕生,對於客廳的需求也隨之提升。客廳不再只是看電視的地方,需要能工作、會議,及上線上課的功能場域,因此原本的書房功能被客廳取代;而全家人在客廳一起進行更多活動、凝聚情感,更講究舒適、開放的空間性,也促使客廳設計更朝向全方位發展。
林妤如設計師擅長整合屋主需求與喜好,以現代風格打造舒適質感居宅。本案是坐落於社區的 30 年老屋,由於屋主從事導演工作,希望家中可以有發揮創作的工作室空間,設計師與屋主溝通討論後,以開放式空間為原則,為原本 30 坪的空間賦予開闊流暢的動線及視野。在餐廳旁舊有的兩房格局也重新改造,取其中一間做了長虹玻璃拉門,區隔出多功能空間增加使用靈活度。
欲滿足居家工作室機能複合的需求,利用獨棟透天的優勢分層規劃公私區域;平面規劃上先除去傳統老屋過多的隔間,混凝土無扶手階梯襯托空間寬敞感;透過沙發、辦公桌與廚房中島界定出各個機能區域,不僅空間感大增,動線與採光也一並被優化了。
15坪的空間運用暖木色調與日式美學自然純粹感,減少多角落格局,讓各區域之間緊密連貫,有效擴大空間邊界,坪效大幅提升,不論休憩或居家工作都倍感舒適。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讓居家工作時間大幅度增加,家庭成員也必須長時間近距離相處,許多爭執與磨合由此展開,此時適度的為家中打造獨一無二的紓壓角落,無論是與家人一同享受不可多得的時光,亦或成為專屬的放鬆小天地,皆能為生活帶來心境上的正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