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先生與金融業太太,兩人都是對自我喜好十分明確、喜歡有生活儀式感的居家空間,第一次購屋時的裝潢設計委託耀昀創意設計,合作經驗十分愉快讓兩夫妻印象深刻,事隔多年購入一間雙拼戶,面對兩間住宅合而為一的麻煩工程,夫妻並沒有選擇重新上網搜尋設計師,而是直接委託蔡昀璋總監,替一家四口規劃這間 60 坪雙拼宅。依照原本已經合併後的兩戶打通格局進行場域編排,將客廳、餐廳與廚房完美串連,還依照屋主小酌喜好建立起一個風格居家小酒吧。收納機能以完美的比例配置於各場域,還有蘊藏大型儲藏室與風格備餐櫃;風格上運用低調但高質感的複合式建材,建構出大器又容易維護的現代風格,將原本的雙拼宅變成 3+1 房兩衛浴理想格局
53坪奢華風的新古屋,推開家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靜謐而深邃的序章,木質與洞石交織構築出玄關的質地溫度,弧形的動線像是一道溫柔引導的光,讓身體與視線在行走間漸次放鬆、舒展。腳下的大理石地坪映出光影的倒影,金屬展示層架與壁面光源相互輝映,奢華不張揚,靜謐不失氣勢,共同譜出空間與時間交織的詩篇。
49.5坪的現代風新成屋,不只是屋主的招待會所,更是家人們得以卸下日常疲憊、享受靜謐時光的第二居所。此處以「藝境私邸」為名,由沈志忠聯合設計精心打造,將空間化作一場動人心魄的劇場,讓生活、社交與藝術在此完美融合,共譜一曲永恆的交響樂。
以北歐風為主軸的 34 坪居家,設計師融入了低飽和度的溫暖色彩,使復古的暖橘、抹茶綠,以及溫潤的木質巧妙交織,更透過彈性門片設計,將屋主的收藏、陶藝品、水晶等收藏,可以彈性自由地選擇隱藏或展示,既滿足了擁有一座居家藝廊的期待,也能輕鬆維持空間的整潔舒適。
位於台中市政路上的一棟155坪新古屋,靜靜隱身於花園綠意之後,以低調優雅的姿態融入城市脈絡。原始室內場域帶有美式古典語彙,設計團隊巧妙保留線板與梯腳的細節,再輔以石材、淺色木皮與鍍鈦金屬等現代元素。低彩度的配色與線性語彙勾勒出沉穩大器的格調,同時兼具細膩感,體現「微調型硬裝」的高階設計手法,從「生活型態」與「空間尺度」出發,為屋主量身打造專屬於家的舒適藍圖。
位於新北林口的51.6坪新古屋,居住者為屋主二人。雖然新古屋在基礎工程上無太多問題,但為讓未來的生活空間更符合理想,還是選擇在入住前重新裝修。睿利設計以簡約俐落的現代風為題,將德國 包浩斯所推從的現代主義與形隨機能概念融入,解構空間格局,讓家在好住、實用的基礎之中,同樣蘊含獨到美學。
退休不再只是年長者的專利,而「退休宅」更不再只是侷限於年屆退休的客群,而是有更廣泛的定義。有些人是為了提早退休而規劃未來居住生活,也有的是希望將有家族記憶的老宅翻新,打造更安全與更現代化的住宅;也有的屋主是將退休宅視為與家人休閒團聚、招待賓客的休閒空間。本篇將介紹馥築時尚設計 4 間案例,由不同的屋主需求和思考邏輯出發,將各種屋型和屋況改造成屋主理想的生活空間,續寫退休宅的各種樣貌。
21坪的空間,不僅是一間高級腕錶展售中心,更是一場從千年檜木開始的空間敘事,捨棄人造飾材,堅持全室使用台灣檜木、在地石材,搭配仿岩塗料與義大利藝術塗料等,運用頂規建材,讓質地與肌理共同詮釋自然意象,為百萬級腕錶建立專屬的襯景與靜謐尊榮感,走入其中,感受到土地的溫度與文化,以在地語彙重塑奢華定義,讓每一只腕錶不只是商品,而是時間與自然對話的結晶,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