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溫潤的木質遇上清新的日光,讓人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在 18 坪單層住宅中,交融為溫暖而美好的生活日常。規劃為 3 房 2 廳 2 衛的居家空間,以混搭風為基調,在開放式空間中恣意漫延木材質的溫煦自然,並將收納機能整合於壁面,使居家內部更顯放大和舒適!
台北寸土寸金,在追求公共區域寬敞舒適的同時,只好壓縮臥室空間,既然房間已經坪數不大了,那好好規劃就變成最重要的事!現代住宅規劃三房的狀況下,房間通常都是 2-3 坪而已,而一張標準雙人床尺寸(152x188cm)就佔據了約一坪大小,而最基本要預留至少 60-65cm 以上的單邊走道才不會對生活動線造成壓迫;坪數較小的客房更是需要對床鋪、櫃體等尺寸斤斤計較。本篇將介紹各種臥室規劃尺寸小技巧,在有限的空間打造實用機能,保有生活應該有的舒適感。
這間35坪的北歐風混搭宅,以白色與淺色木紋為基調,營造出明亮、寬敞且充滿呼吸感的舒適氛圍!
Slap&Pop 既是時髦的酒吧,亦為樂迷的地下音樂庫。隨著夜幕的低垂,街邊整面黑膠唱片牆亮起,迎接音樂的迷人夜晚。在設計師的精心規劃,這個商業空間裡,濃縮了主理人珍愛的一切,蘊染著鮮豔的橘紅,像是芝加哥的落日餘暉,釋放著Funk的節奏律動,以及即興多變 Jazz 魅力。
貓咪從容優雅、自帶愜意慵懶的氣質,絕對是許多人羨慕的日常,這對擁有一隻愛貓的年輕夫妻,在構思新成屋裝潢時格局規劃兩房一廳一衛,除了在 18 坪大的空間能夠擁有豐富的生活機能外,更希望能建構出生活的鬆弛感。沄閣制作團隊以日式無印風為基調,加入時下流行的侘寂風,創造出生活有度、氣氛恬靜,人與貓咪都能感到自在放鬆的Japandi住宅。
明明有完整的格局和機能規劃,卻總是覺得家裡不夠舒適?在進行居家設計時,除了需要結合家庭成員的機能需求和風格期待,「人體工學」的細節考量更是打造居家舒適感的魔鬼細節,包含尺寸、動線和生活習慣,以及居住成員的生活情境,藉由設計師的客製化巧思,實踐完美的夢想居家,究竟有哪些「人體工學」隱藏版秘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洞洞板最早起源於DIY盛行的美國,後來因其輕盈、高性價比與多變化性的收納機能,充分利用居家牆面空間,因此廣泛傳至全球。但流行多年,從IKEA到蝦皮都有販售的洞洞板真的好用嗎?本篇針對洞洞板尺寸、材質、安裝方式、優缺點與應用範例做深度分析,對於洞洞板實用性抱持質疑態度的屋主,這篇絕對有參考價值!
你是 I 人還是 E 人? 在現今最流行的性格指標 MBTI 分析裡,根據心理學家榮格 (Carl G. Jung) 提出的心理類型定義,首先將人格區分為「 E 型(從外在環境獲取能量)」與「 I 型(從內在獲取能量)」兩種性格。I 型人習慣從內在充電,但這不代表他們不喜歡社交,只是外部環境容易讓他們感到能量迅速耗盡。正因如此,對 I 型人來說,家是用於恢復能量的精神領地,而臥室則是更私密、更能療癒和放鬆的小天地。以下特別精選了 20 款療癒風臥室,推薦給所有 I 型人格者或想擁有專屬基地的你,一起盡情放空、放鬆,重新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