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居高不下,尤其在雙北、桃園、新竹等地區,即使 20 坪不到的小宅單坪價格也突破新高。在高房價與家庭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下,小坪數住宅迅速成為市場主流,成為首購族和小家庭的首選。小坪數住宅通常單層規劃 4-8 戶,甚至更多,因此大部分微型住宅僅有單面採光,加上市場上強推的 2+1 房,其實「加一房」往往過小,不僅壓迫空間、小房間也完全不好使用。面對許多微型住宅優化採光受限、空間狹小與收納不足的通病,好和設計何佳翰總監將櫃體牆體化,讓 14 坪小宅沒有實牆隔間卻擁有舒適的廳房格局。而僅 17 坪的自宅空間要容納一家四口,更透過收納集中規劃與活動式設計,讓微型住宅也能住得舒適不擁擠。
因後疫情隔離期間對於住宅機能有了新的需求,而開啟了這間 40 坪老屋的改造計畫。面對高齡老屋,好和設計團隊從基礎工程開始,抓漏師傅勘驗,針對結構體老舊造成的裂縫,運用環氧樹脂高壓灌注的方式徹底根除漏水問題。重新梳理老舊格局,將活動式櫃體結合電視牆設計,訂製活動電視牆拓展觀影視角外,客廳也成為了能沐浴陽光的居家運動空間。廳房重新規劃、並將其中一房改造成多功能空間,主臥五星飯店級規格包含辦公區、臥榻休憩區,而衛浴更以冰柱玻璃帷幕優化視覺與採光,讓老屋褪去陳舊樣貌,化為都市裡的度假退休宅。
坪數不大但廳房需求卻不少的狀況下,真的有辦法達到嗎?這間僅 26 坪的新成屋就規劃了 3+1 房,公領域利用複合式設計讓生活機能變得更多元;三間臥室透過縝密規劃不僅保有寢居空間的寬鬆感,更擁有獨立更衣間,不僅格局符合一家四口生活所需,連同收納機能和風格也都讓屋主十分滿意!
51 坪大的毛胚屋雖然擁有坪數優勢,但長型格局讓廳房安排上需要多花心思處理,樂朵室內設計將原始兩房的設計改為三房,且皆依照飯店套房等級配置獨立衛浴。獨立方正的客廳規劃ㄇ字型沙發,搭配新古典裝飾電視牆與端景櫃展現空間大器風範,開放式中島廚房與圓形餐桌形塑獨立靜謐的用餐環境,實踐屋主理想的現代休閒度假宅。
「生活是現在進行式,好的住宅必須能隨居住者變化。」屋主身為知名旅遊部落客,需要有妥善收納行李箱的儲物空間外,更需要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樂創空間設計團隊以清新的北歐風為基底,透過客變調整格局,有海量收納空間與靈活彈性的電視牆與餐廚設計,不僅能因應隨時準備來場說走就走的日本旅行,旅程結束後家裡就是最好的充電站。
23 坪現代風住宅目前為兩代同堂居所,由於屋主曾外派歐洲工作,奇典設計便以簡約的現代義式風格為設計主軸,透過灰木質感搭配莫蘭迪色調、徽章圖騰及鐵件元素,詮釋歐風的沉穩與優雅;屋主需要的收納功能,透過整合式設計帶來更多元的機能;而原有屋況的穿堂煞、壓樑風水,重整空間配置後也得到了改善,滿足一家三口的生活想像,形塑出與屋主個人氣質相符的個性居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