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另一個新生活的開始!這間屋齡約十年的 42 坪中古屋,面對勤美綠園道擁有絕佳市景,住宅為少見的一戶兩層電梯大樓,落腳室內設計團隊徹底變動了樓梯的走向,更巧妙界定出獨立的玄關落塵區,同時讓公領域的視野更為開闊。利用住宅上下分層優勢將公私領域分開規劃,建構出舒適的三房兩廳三衛格局。住宅風格以大地色系為主軸,質樸的清水模塗料與木紋系統板材建構的日式風格,隔絕了都市紊亂的視覺刺激;客廳的大開窗充分發揮了住宅地理位置優勢,讓豐沛的窗景綠意成為居宅最自然的背景布幕。
70坪的毛胚屋不只是屋主為全家人打造的度假住所,更是一份寫給未來的溫柔承諾——孩子長大就學後,一家人能真正落腳於此,展開嶄新生活的起點。屋主期待規劃出五間房,為六口之家量身打造屬於每個人的專屬角落。因此設計上不僅蘊藏著對層峰生活的深層詮釋,每一寸空間都是為了讓家人更靠近彼此。既是為放鬆而生,也為未來而備,是父母對孩子成長路途上的溫柔鋪陳,更是一家人彼此守候的安穩據點。
在設計現場,我們最常聽到一句話是:「這張椅子我很喜歡,可以放進來嗎?」可惜的是,家具並非獨立存在的單品,而是整體空間語言的一部分。即便你選的家具再好看,若尺寸、線條與場域不對位,都可能讓空間整體失衡。這篇文章不只是告訴你什麼好看,而是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解析我們最怕遇到的五種家具「地雷」,並給出實用的替代方案,讓你挑得安心、住得舒心。
第二次買房裝修的屋主,經歷過首次自行設計、發包的挑戰後,發現成果與理想藍圖存在出入,因此此次選擇與設計師攜手合作。55坪空間是一間屋齡10年的中古透天,在原始設計上,浴室門檻過高,行走相對不便,且廚房空間較小,對於每天下廚的屋主一家來說空間較為不足,因此設計師將整體空間重塑,化解原有劣勢,協助屋主找回最初對家的想像。
在雲林縣斗六經營多年的落腳室內設計,榮獲多項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購入42年老屋,由於透天厝為錯層屋,重新解構配置、妥善佈局空間、運用多元異材質、加入東方窗洞的巧思,向喜愛的建築師王大閎致敬,整體概念讓設計回歸生活美學,型塑與自然生態共生的透天別墅,家成為沉澱心靈、安心享受歸返的專屬桃花源。
在現代住宅設計中,突破既有框架和文化限制是打造理想居家環境的重要一環。17坪的新成屋,屋主一家長年旅居美國,因疫情之故,需要一處偶爾回到台灣休息落腳之處,設計師深入了解屋主在美國的生活習慣,並結合台灣的居住環境,創造出跳脫傳統美式風格的空間設計,展示出居家空間的無限可能。
旅居美國多年的屋主,對悠然靜謐的社區氛圍情有獨鍾,並決心帶著一家三口歸國並於30坪老屋落腳,原始空間面臨廊道狹窄及動線不佳等窘況,上陽設計 李世雄、石惠君設計師透過微調格局比例,打造充裕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善用穿透隔間引入充沛日光,形塑獨具魅力的美式宅。
走過許多國家,也看過許多美景,孕育自己成長的台灣,對屋主而言卻是不可割捨的一部分,因此選擇於旅居海外多年後,回到台灣購入這間可以眺望大屯山群與松山機場的預售屋,作為回台時落腳的臨時居所。晟角制作設計有限公司巧妙調和景觀與室內設計,以單純的色彩層疊,細細勾勒出媲美精品旅店的輕奢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