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室內設計師自己的家,會是什麼樣的嗎?好和設計 何佳翰總監與妻子小孩們的家,是一間室內坪數17坪的預售屋。原始空間室內管線明顯,且僅有單面採光,又為配合孩子們的成長速度,調整居家生活的機能。何總監選擇混搭復古與侘寂語彙堆疊空間基調,再搭配現成家具創造生活彈性,讓一家四口在17坪的空間裡,享受自在親子生活!
對於親子宅而言,家不只是日常起居的容身之處,更是全家人一同成長、共享時光的重要基地。 今天,我們將走進兩間為親子生活量身打造的溫馨宅邸,看看設計師如何透過巧妙的規劃,讓空間在實用與趣味之間找到平衡,陪伴一家人快樂生活、自在成長。
對曾遠赴海外、如今「倦鳥歸巢」的年輕夫妻而言,家不再只是住所,更是情感與回憶的承載地。這個為一家五口量身打造的親子宅,以「愛」為設計的起點,透過沉穩的現代風格串聯出溫馨與機能兼具的生活場域,成就一家人的理想歸宿。
32 坪的混搭風居家,居住著一家三口,以及他們的愛貓和狗狗,除了滿足小家庭所需機能外,屋主也期望透過格局的調整,給予流暢自由的室內動線,以及專屬的寵物休憩區。藉由設計師的巧思設計,不僅賦予了實用機能,更為親子家庭和他們的寵物,完美打造出清新又療癒的共居空間。
面對兩位年幼孩童的成長需求,屋主夫妻期盼打造一個讓家庭緊密互動、同時具備高質感與舒適尺度的現代居所。設計師洞察這份渴望,將40坪空間重新梳理,以開放式規劃打破格局侷限,讓客廳、餐廳、廚房彼此串連,成就流動而寬闊的公共場域。
33坪混搭風美宅,承載著一家三口的日常與想像,設計核心圍繞「通透」、「採光」、「自在感」,融合現代感與生活機能,不僅讓家庭成員彼此互動更加緊密,也讓日常更具溫度與彈性。
根據神經美學(neuroaesthetics)研究顯示,弧形曲線象徵美感與正向情緒,因此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室內設計當中。這間坐落於台北市的32坪新成屋,也是引用弧形設計的其中一員。沐澄設計有限公司以簡約的現代風為基調,並將弧形引入室,勾勒出溫潤模樣,最後再置入收納等實用機能,讓家兼具美學與生活。
比起價格高昂、格局制式的新成屋,中古屋因地段區位發展成熟,成為不少家庭購屋時的選項。然而屋齡高、管線老舊、採光不足、格局零碎等許多棘手屋況,該如何透過設計解決呢?本次精選兩間經典中古老屋翻新案例,看看設計師們如何化解空間劣勢,創造舒適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