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坪空間對於兩位成人與兩隻狗狗的日常來說,挑戰並不小,但透過細膩的規劃與材質選用,這間現代風小宅展現了小坪數同樣能擁有舒適、完整的居住品質。
面對高房價的環境,小宅裝修不再是買家具將就,透過巧妙的規劃,小宅空間也不再等於犧牲舒適!今天透過陳若雲設計師的兩個設計案例,一起來看8坪套房格局與15坪L型小宅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20年屋齡的狹長27坪住宅,曾是四口之家溫馨的起點,卻因年久失修而顯得陰暗不堪。男屋主熱愛旅行與美食,偏愛古樸之美。設計師重整格局,挹注溫暖的鄉村風,讓空間既承載生活機能,也珍藏興趣與回憶。老屋因此重拾昔日溫度,再次成為心之所向的歸處。
許多老屋因為年歲使得管線老化,以及漏水壁癌各種問題,都發生在這間 46 坪長型屋的裝修案上。新北市新店區的源質室內裝修設計從基礎工程做起,並透過整體設計重新規劃,替空間打好基底!格局重塑以及利用玻璃拉門作為局部空間的區隔,優化採光串連視野;適度的弧形設計修飾空間稜角,搭配鏡面反射放大空間、隱藏門化解立面被切割的問題,原本零碎的格局經改造後擁有超越坪數的寬敞感,依照屋主需求配置三房兩廳三衛,每間臥房皆配有電視,主臥還有餘裕規劃獨立更衣間,讓家人住得開心,貓咪也能自在奔跑。
這間高齡 40 年的老屋為長型空間,加上傳統隔間密集、對外窗偏少,導致空間昏暗。20 坪長型屋改造計畫中首重提升環境明亮度,透過重新規劃室內格局,拆除不必要的隔間消弭窄長廊道,將自然光最大化,並覆以人工光源輔助採光不足問題,捨棄不必要的裝飾與繁複的色彩,以帶點日式侘寂風格的木質元素為主,提升整體空間的統一調性,不僅有助於放大空間,也讓居家呈現溫暖舒適的氛圍。
這棟位於彰化員林的透天厝是屋主的老家,過去出租作為工廠使用,現計劃整修後自住。原始為長型屋,也集結老屋眾多問題,包含水電管線老舊、漏水、格局動線不佳等問題,保留原有室內磨石子地坪、樓梯、實木扶手以及鐵捲門等元素,納入棉麻、抿石子、水泥粉光、空心磚、木皮等自然質樸素材,透過新與舊的運用與詮釋,讓室內外和諧共鳴,創造內外一致、煥然一新的生活場域。
現代房價高漲買房已經花費大筆存款,但入住新家又想要擁抱夢想裝潢該怎麼辦?居匠室內設計&復刻傢俱擁有室內裝修專業外,還有強大的系統廚具與軟裝配置項目,可以針對屋主預算與需求做配置,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完美平衡!這間僅 16 坪小宅為因應一家四口居住需求規劃兩房兩廳兩衛的格局設計,為了最有效利用住宅空間,設計師利用系統板材訂製尺寸,將收納融入生活機能。面對長型屋公領域,設計上選擇無玄關的開放式設計,將鞋櫃與端景櫃沿著樑下規劃在兩側,電視主牆結合收納櫃和格柵飾板,呈現多層次的樣貌、並蘊藏豐富收納機能。
屋齡 9 年的 45 坪單層住宅,居住者為屋主一家四口,除了水電管線老舊,因原有格局較為不規則,也伴隨著動線不佳和廊道狹窄等問題衍生。在設計師的巧思規劃下,改善房子的體質條件,並重新進行整合佈局,使各個空間都擁有完美的比例,更在廊道區打造多功能的琴房視聽間,大幅提升生活的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