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居高不下,好不容易存到購屋基金,緊接著要面對裝修預算能花多少?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平均面積首度跌破 30 坪,尤其在人口稠密的雙北地區,平均每人居住面積更不到 10 坪,在坪數和與算受限的狀況下,許多屋主都將面臨裝修時的殘酷二選一,但裝修項目究竟哪ㄋ些可以刪?哪些絕對不能捨棄?本篇將彙整新手屋主常見的 4 個問題,針對空間與預算分配進行解答,搞懂裝修項目輕重緩急,在新家裝潢的理想與預算有限的現實之間,找到最佳解法!
歷經五次的合作經驗,屋主夫妻與汪忠錠、王思文設計師相識超過20年,從當年預算有限的第一間起家厝,到遠赴上海打造的透天別墅與商辦空間,再到如今回到台灣、在台北市中心購置的定居之所,每一次的合作都是一段共同成長的歷程。這回面對的是位於蛋黃區約70坪的中古宅,雖然原本屋況尚可,但考量到未來的居住品質與家人的安全,最終決定全面翻新、剔除潛藏的結構隱患,並依據屋主的生活需求重新調整格局,打造一座融合東方底蘊與西方優雅的新古典宅邸,展現生活質感的全新高度。
近年房價指數漲幅大,連帶限縮屋主裝修預算,此時如何維持居家環境和生活美學的平衡?設計家 Searchome 建議,若裝修預算有限,可挑選外型獨特、具收藏價值的「設計家具」,以重點項目軟裝佈置,取代傳統硬體裝潢。此舉不僅能滿足生活機能,更能帶來畫龍點睛之效,為空間注入獨特魅力。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居住環境,屋主希望將原有透明店面空間改為住家使用,要規劃出3房1廳1衛,因此委託設計師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將夾層空間最佳化,給屋主小孩一男一女各自擁有獨立房間,設計師運用多元材質,將機能最大化,並規劃出三房的格局,同時優化安全結構、隔音效果及隱密性,實踐屋主對孩子們的愛,給一家人理想的生活場域。
本案屋主為一對新婚夫妻,剛步入人生下一階段的二人,對於未來生活充滿美好願景,希望新家能有「北歐風」的小清新與「無印風」的極簡,宜荷設計 宋志鍾、宋雯鈴、楊韻璇三位設計師先將新成屋格局重塑,再增設全熱交換系統,使空間最大程度符合需求,為屋主二人在理想預算內打造出夢想北歐宅。
房價高居不下預算有限的話,通常3人小家庭建議購入大約18-25坪大小的居宅,在空間和動線上較好規劃。此案24坪的新房, 經設計師盤點需求、精準設計後,仍能規劃出舒適的三房兩廳、海量收納空間的高機能住宅,為一家三口實現理想的生活模樣。
兩大一小同住的21坪新成屋,除了因時間有限,施工期較短,還得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實現屋主嚮往的美式風格,上云設計團隊會如何面對這個挑戰呢?他們將預算著重在經典美式風元素——實木百葉窗、魚骨拼木地板,巧妙帶出優雅的異國質感,混搭湖水綠、水泥灰等特殊塗料,一展輕工業風精神,貼心為全家描繪腦海的美好憧憬。
剛花完大筆資金買完房子,裝潢預算眼看又要爆表,如何取捨裝修項目才能完成理想中「家」的樣貌?設計家Searchome於社群上調查「優先刪減的裝修項目」,整理網友在進行室內裝潢時,考量預算後優先淘汰的項目前三名,並分析優缺點,盼民眾都能以最經濟實惠的方式打造實用、美觀兼具生活習慣的合宜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