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不只是藏東西的技術,更是生活態度的延伸。日作空間設計從11個居家案例,重新定義「美感收納」的可能:興趣展示到生活動線,櫃體比例到材質語彙,讓物件與空間緊密串連,每個家都藏有獨特的收納祕訣,讓日常整理變成優雅的風景。
複層豪宅,不僅展現空間的垂直延伸,更是生活視野的拓展。星葉設計總監林峰安擅長以挑高尺度與多元材質將藝術感與生活感完美融合,營造出兼具氣勢與細膩的居住場景。本次他以三個案例展演不同語境下的豪宅美學:玫瑰天花寄託情感的詩意、庭院泳池串聯自然的度假氛圍,以及異材質堆疊出的大器空間,透過設計語彙回應居者對家的多重想像。
坐落於台中七期重劃區的頂級豪宅「聯聚瑞和」,這座近330坪的雙拼毛胚宅,經由欣磐石建築.空間規劃事務所細緻規劃,蛻變為一處兼具藝術性與豪奢感的夢想居所。屋主一家四口對生活有獨特想像:希望家能成為日常的居家場域,也能是款待親友的尊榮會所。因此,羅仕哲總監於設計上不僅回應家人需求,更藉由獨一無二的建材與定製工藝,彰顯不凡品味。
豪宅的定義並非單純取決於坪數大小,而是建築尺度、地段價值、公共設施與居住品質的綜合展現。尤其在台灣市場,游泳池、公設配置與隱私性設計,常成為豪宅定位的關鍵指標。不同於一般住宅,豪宅更重視居住者的生活方式與品味傳遞,透過空間規劃與細節材質,體現獨特的身分象徵。
在全球生活美學持續進化的 2025 年,豪宅設計不再以坪數堆疊作為奢華的象徵,而是以精準坪效、科技、永續與客製多元機能的全方位生活實踐,定義真正的頂級住宅。
家,不僅是遮風避雨的所在,更是情緒得以安放的容器。當我們在一個空間裡感受到呼吸的流動、光影的撫觸,那些壓抑與緊繃便悄悄鬆開。療癒,往往就從空間的質地開始,而日作設計,正是以空間為媒介,探索療癒、放鬆的各種可能性。
自然不只是風景,也可以成為家的節奏與溫度。在兩件位於台東的自地自建透天宅中,日作設計以基地環境為出發,融合空間動線、光影風流與感官體驗,打造出與自然共處的住宅樣貌,本文歸納五個關鍵策略,帶你一窺「自然舒適的透天宅」該如何實現?
23坪三房兩廳的新成屋,是一對夫妻、女兒與同住長輩的未來新居。屋主自客變階段即攜手設計團隊,重新思考原始四房格局的必要性,選擇將空間重心還給生活本身——讓公共場域成為家的靈魂,而房間僅保留休息之所。設計以溫潤的奶油風為底,從一張預先選定的電動沙發出發,串聯起整體的色彩、材質與光線節奏,並透過軟裝細節鋪陳,讓日常中那些「理所當然」的角落,擁有儀式感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