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對新家充滿想像與熱情,與設計師溝通想法,希望夾層空間能富有特色、展示玩具收藏、有一張獨特的餐桌,並融入侘寂意境,面對上述需求,設計師精密計算空間高度、妥善格局劃分,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燈光與弧形設計、展示收納等,讓微型住宅呈現獨特的靜謐氛圍,巧思於將屋主喜愛的模型鑲嵌於桌面中,用餐時刻都能連結小時候的美好記憶,回家就獲得身心靈療癒。
在客變時,若遇到多一間房間,您會如何選擇?楊詩韻設計師以不打掉房間為主,解決原先多一房的格局問題,成就流暢的動線,爭取最好的方法!根據屋主的需求加入自身美學,融合大收納及簡約的設計要素,成就現代親子宅!
裝潢風格就像做料理,在食譜內稍作變化就能創造屬於自己家的專屬風味!15 坪新成屋以現代風格為基調,玄關長廊鋪設帶有復古感的花磚拼貼,與室內木地板創造場域分界;立面輕柔奶茶色調鋪敘,玄關櫃特別以塗料做出腰牆層次,搭配對側大面穿衣鏡讓窄長廊道更顯輕盈。
一家四口即將入住的新家,原屋況為一間25坪的中古屋,為讓兩名小孩能安全又自在的成長,選擇於入住前將空間翻修,先拆除不必要的一房,化為書房使用,再透過溫潤木質與全室平整地坪,建立帶有現代語彙又安全高機能的完美生活。
僅 10 坪空間雖然不大,但妥善規劃依然能夠打造機能與空間感充足的生活場域!因為坪數有限,規劃時餐廚區與玄關區採一字型佈局,讓收納、料理與用餐機能都維持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玄關櫃特意增加了一個穿鞋的小空間以及電器櫃,紅色的鑲邊構成一幅美麗的框景;簡約的壁磚、精巧的壁燈、優雅的抽屜櫃,重點色與裝飾勾勒下反而形塑空間亮點。
從事設計工作的屋主,家裡不只是生活空間、更是日常工作空間,家中成員除了夫妻兩人之外還有三隻貓咪,因此在規劃空間時必須綜合屋主職業、生活型態以及家庭成員多方考量。設計團隊為了打造一個人貓共享的開放空間,在毛胚屋狀態就預先做了客變,退掉所有隔間牆將住宅領域全展開,透過複合式建材、高低階差取代隔間牆界定開放場域;預先編排智能家具、並將人類與寵物所需要的機能整合規劃,讓 25 坪擁有獨特破格設計,打造兼具設計感、智能與多元居住者的生活環境。
都市居大不易,但在有限居家空間裡,如何創造出豐富的生活場域,實現儀式感的日常,是當代室內空間設計上的一大課題。22坪新成屋規劃成夫妻入住的現代風私宅,為了滿足多元的日常機能,僅規劃一間臥室,將其餘空間釋放到公領域,盡情展演生活風貌。
對本案屋主來說,烘焙是一種心淨的過程,也是一種心境的沈澱;而拉長「Me time」的時間軸,刻繪自由空間的想像,是歐德設計師林峻琪意欲傳達的意識生活,設計師先將三房改為一房,同時以恰到好處的隔間與極具張力、動感的「斜線」,為空間創造景深,為象徵自由的女子質居,創造有趣的隨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