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close 【系統公告】招財風水懶人包,今年這樣擺,絕對旺整年 立即報名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播╱每周六23:00 次播╱每周日10:00
首播╱每周日19:00
首播╱每周六09:00 次播╱每周日06:30
凡事不用都照著規矩走!變調現代風是你最舒適的家
幫我配對設計師,我有裝潢需求!
好採光 機能宅 中古屋改造
一同創業旅行社的夫妻,為了精省開銷同時兼顧事業,選擇市中心交通極為便利的舊式住商大樓作為住辦合一的起家厝。凱翊設計順應屋主需求與喜好,以辦公空間為主,保留 1 房做為私人起居,並以工業風格串連整體公領域空間。雖然採光佳、棟距大,但屋案本身有著空間狹小、西曬、樓板過低與嚴重滲漏的老屋問題。如何配置住辦
43 坪住辦合一空間,設計師依據基地條件與使用者需求,規劃出因地制宜又風格獨具的居家視野,除了著重實用的收納機能,也賦予每層場域不同的風格演繹,達成屋主的理想生活期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公領域,加入開放式規劃,讓泡茶區與接待客廳以一矮牆做半開放式界定,使場域之間可獨立並和諧共存,架構出靈活運用
好的空間設計能夠與人互動、賦予獨有的故事元素,擅長發揮此概念的奇拓室內設計,將屋主當年到歐洲領取設計大獎兼蜜月旅行時下榻飯店的場景還原,使得泛黃回憶在鏡中流連忘返,虛實間延伸出既開闊又隱密的住辦合一空間。40 幾歲的老舊公寓,面向一片綠意盎然的樹海,自然的採光灑落室內,看似美好的景象,卻有著漏水、隔
瑜珈藉由調和呼吸與肢體動作,追求心靈與身體的平衡安定,不僅有助於健康,也能紓解日常生活的壓力,而以 Loft 風為設計概念的青堤瑜珈教室,採用水泥和木材的原色,將空間還原至最純粹的狀態,打造出令人專心致一的瑜珈空間。 35 坪的新成屋作為住辦合一的空間,一進門便能看見單車收納架,形成極具個性的入門端
住辦合一的建築空間,是台灣早期商業發展的空間特色之一。早期的辦公空間,在屋主將生產重利漸漸轉移至大陸後,在台灣僅留下稅務及簡單的接單工作而已,於是便想將辦公室簡化成一般的 Studio ,並將多餘的空間改成回台的家人聚集及休憩空間和私人招待所。基於這樣的設計理念,找上大湖森林室內設計的柯竹書、楊艾蓮協助規劃及設計。
85 坪透天別墅,樓層 1~3 樓被規劃為辦公空間,4、5樓則做為為起居場域,設計師考量到別墅的長形格局比例,掌握動線安排與坪數比例調配,讓每個區域都能享有明亮寬敞度,確保最大的舒適性,達成屋主心目中對於家的理想期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主客廳,以深色石材打造電視牆,下方內退規劃黑色鐵件收納櫃,
在小坪數裡住得舒服、又同時囊括工作室機能,不再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來自台灣的謐空間研究室( MII design studio )在台北小套房設計了這個精巧的微型工作室!
4層樓的透天別墅,設計師導入明亮愉悅的採光,並以住商合一概念規劃整體,不僅結合接洽區、商品展示功能,也包含了私人休憩場域,在住宅、接待主題的完美整合下,注入流暢的複合式生活機能,快跟著小編一起走進來看看吧!空間引用開放式佈局,以白色調營造輕盈基底,並藉由軟件局部跳色,建構簡約時尚的生活畫面,同時給予
這是建築師三瓶滿真與室內設計師いまむらあんな的家,也是兩人的辦公室。這對夫妻原本沒打算要蓋自己的房子,只因某天偶然徒步經過、愛上位於櫻花公園旁的這塊角間地,就決定買下並打造成住家兼工作室。但是,這塊地不滿10 坪,樓板總面積也因建蔽率規定而最多只能蓋到18 坪……現實似乎很難讓人圓夢!
一家四口搬入58坪中古屋,因屋主先前與哩里設計的愉快合作,決定再次委託設計師打造全家人的夢想家居,設計師先是修繕中古屋管線老舊的問題,並透過設計手法巧妙地避免樑壓床、穿堂煞等風水疑慮,將設計金額掌握於預算內,同時保留原有的方正格局,將屋主一家的生活需求融合於其中,在設計美學與生活機能間找到最協調的樣貌。
50坪飯店風住宅,是小家庭的未來新居,期待能在此畫下甜蜜藍圖。設計團隊以大地色系為主軸,注入木質材、鍍鈦金屬和進口布藝等元素,形塑暖調性的精緻神采,展現溫馨卻不失質感的理想空間。
喜歡聽音樂與打電玩的工程師屋主,希望回家能感到無比的放鬆,同時期盼可以在有限的預算內,擁有優雅的石材紋理,以及充足的收納空間,因此設計師透過現代風的俐落手法,搭配系統板材、油漆、木皮等多元材質,將 35 坪的三房兩廳住宅,打造成舒服自然的生活環境。
客製化的現代退休宅中,進門玄關處不以花磚地坪作為視覺焦點,改利用大圖輸出花卉作品懸掛於玄關廊道,形塑大氣優雅的迎賓氣氛,另一方面能弱化隱藏式衣帽間的門片分割線。胡桃木立面上有著屋主喜愛的大花圖騰,搭配拋光石英磚從進門就感受到客製化的現代風居宅特色。
面對高房價的限制,年輕人常得妥協於小坪數、高屋齡的條件,但只要設計得當,一樣能將化劣勢為轉機!這處10坪的單層宅邸,前身是39年的老屋,原屋況格局不符使用、採光不佳,設計師注入低彩度配色,巧妙搭配反射質材,並改善動線格局,完美蛻變為優雅的現代風居家。
60 坪的透天老屋,設計師精巧選搭異材質,透過大理石、鍍鈦金屬、磚材等混搭,並與台灣早期元素相結合,搭配著夢幻的黑色迴旋樓梯設計,創造出充滿時代經典之美的辦公場域,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