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飯,能撫慰疲憊了一整天的心。」由於生活型態不同,更多元豐富的餐廚設計應運而生。你是喜歡熱鬧的社交高手、享受視覺樂趣的單身屋主,還是一邊煮飯,一邊催促孩子寫作業的媽媽呢?本篇邀請太硯設計的高詩杰設計師,分享他為客戶量身打造的餐廚設計,你會發現原來「廚房」也能突破想像!
將21.7坪新成屋經設計師安排後,規劃成三房格局的現代風空間。開放公領域規劃,伴隨自然光映照一室,延展空間尺度。白色做為空間畫布的背景,透過休閒感的淺色木紋、人文質韻的灰色調,搭配石材、鍍鈦材質的妝點,挹注漸層美學風采!
廚房,揮別了過去陰暗、封閉的小空間,演進成能與公領域互動的開放形式,餐廳與廚房空間甚至整併,並延展公領域尺度;後疫情時代期間,越來越多屋主重視餐廚區,藉由動線的整合與安排、收納機能的彈性設計,不僅增進與家人的情誼,更是與自身獨處、體驗生活儀式感的美學場域。耀昀創意設計透過四個廚房空間案例,解析有限空間裡如何納入動線、機能與整體室內的互動性,創造美感與實用加乘的優質美廚。
現在一般居家坪數小,或是料理時希望能夠隨時關照家人的動向,因此開放式廚房成為住宅主流,但這樣的廚房該如何與其他公領域搭配?油煙四溢時怎麼解決?電器如何完美收納?亞若設計將以三個不同狀況的開放式廚房為你解析。
摩登雅舍主持設計師王思文(Vivian)與汪忠錠(汪哥)指出,餐廚空間已然成為居家重心,約 6-7 成的屋主皆有高度餐廚需求,兩位設計師將與屋主溝通與規劃的過程濃縮提鍊,歸納最常見的3個情況,幫助屋主迅速確立餐廚風格以及動線需求。
「採光」幾乎是每位屋主判斷住宅舒適度的重要關鍵之一,若室內採光不良,不僅視覺美觀不佳,久居還可能會對身心造成影響。改善採光除了動格局、擴增開窗範圍等大興土木的方法外,室內設計師善用材質的特色、掌握光影照射角度及面積,也能達到好採光的效果,甚至能同時帶來通風、調節光線及增添室內氣氛的多重優勢。以下將分享 10 種後天型好採光設計解法,介紹前,先帶大家了解挑選採光屋的常見問題!
22 坪老屋改造計畫裡,開放式公領域設計上刻意將吧台延伸到玄關創造置物平台,灰色大型櫃牆俐落收攏雜物,模糊落塵區與餐廳界線;中島吧結合木質餐桌打造舒適待客區,湖水綠廚房門片與牆面跳色呼應,也與沙發背後開放式書房的吊櫃統一,透過色彩連結空間。
此案為中古屋合併戶,為滿足家人自住與待客需求,設計師預先進行客變將兩間住宅打通成合併戶。為解決長輩在意的風水疑慮,透過砌築電視牆創造玄關廊道,並在走廊底端植入觀賞魚缸與吊櫃,形塑唯美端景牆;隱藏設計讓儲藏室與房間的門融入牆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