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播╱每周六23:00 次播╱每周日10:00
首播╱每周日19:00
首播╱每周六09:00 次播╱每周日06:30
在旅宿裡體驗民初小故事,花蓮玉里老建築化身守護旅客的可靠落腳處
老屋翻新 更衣室 陽台
綠能居家與綠建築已經大量被談論,我們知道你們已經了解「綠」意即環境友善-然而我們想要幫助你更加了解綠建築的構成意義。在以下的內文我們將破除你們對綠建築僅停留在「綠色」的既定觀念,我們將深入探討原始的環境友善建材,例如軟木、竹、磚、再生木材與花崗岩。
你知道「高雄厝」嗎?高雄市政府為鼓勵建築物秉持環境永續、健康住宅,以及反映在地化特色,給予符合理念之建築物,高雄厝建築認證標章肯定。此次由獲得高雄厝認證資格的采荷設計-馮慧心設計師擔任高雄駐點諮詢設計師,將高雄厝核心理念傳達給民眾,並提供有需求的屋主相關綠建築技術,以配合「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推行。
住在都市的高樓中,能擁有一面窗景,看到藍天,幾乎已經是奢望。但是,在大漢溪畔,卻有著一塊淨土,住家旁邊就是生態豐富的國家級浮洲濕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台灣在地植物,潺潺流水以及多樣的鳥類棲息,四周更串聯起河濱公園與水岸綠帶,彷彿住在森林中,幸福感油然而生,日勝一日,真是羨煞人!
想像一下! 和家人一起生活在 4,000 平方英尺(約 112 坪)的開放式空間裡會是怎麼的感覺? 你會如何在這裡度過第一個周末? 在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想要先來介紹一下,這個被稱為 Green Lantern Residence 的當代建築。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 ( San Antonio ) ,阿拉莫高地是一個非常富裕的社區,不管是建築物的外型和設計概念都是以擁抱自然和開放式設計為主軸,由聖安東尼奧的建築公司 John Grable 規劃設計。
運用木、竹、土等大自然隨手可得的素材,讓建築物回歸大自然,是綠建築的另一種呈現方式,而這也是現今許多建築大師的設計理念。文化局邀請藤森照信為「羅東文化工場」設計公共藝術,希望藉由引進日本茶禪文化的茶室空間,推動台灣茶文化在宜蘭的美學...
美國建築師協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簡稱AIA)日前公布了2013年「COTE Top Ten Green Projects 10大綠建築」。由美國建築師學會和環境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Environment,簡稱COTE)選出十大維護及改善環境、持續推動綠色建築設計的個案。到現在已經是第17年,是相當專業及具有知名度的設計嚴選機制,從建築設計、自然環境系統及科技技術面的結合 去評估篩選結果。
擁有26個現代綠能概念的綠建築宅Hudson Woods,距離紐約市中心大約有100英里的路程,由Lang Architecture的團隊所打造,重新定義與思考”家”的意義,有了重要的發現,那就是:家人、自然、自在以及長期被遺忘的熱情。強調土地的利用,包含森林管理以及建築物周圍的農業,Hudson Woods的重要目標就是希望能培育以及保護該地區獨特的自然美景
交通大學關懷全球環境與台灣都市景觀,與長期推廣綠建築概念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太陽種子冬令營」,推廣環境意識與綠能教育,活動於2/9圓滿落幕。活動由交大建築所師生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共同見證下選出五位優秀高中生,共同角逐一名「台達能源教育青年大使」,最後由新竹高中陳彥廷獲選,將在六月與交大蘭花屋團隊共赴法國凡爾賽參加歐洲盃「十項全能綠色建築競賽」(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 SDE 2014),與來自全球各地的 19支隊伍共同競爭,蓋出一棟代表未來智慧生活的綠色建築,這是SDE舉辦有史以來台灣學校首度入圍決賽!
這間現代小木屋位在紐約 Lanesville 的樹林中,是由丹麥建築公司 BIG 位在紐約的分公司的建築師所打造,小木屋被命名為 A45,屬於住宅原型設計,可依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內外部的客製設計。
45 坪英式風居家,男主喜好日式淡雅風格、女主則偏愛典雅深色系,因各自喜歡的風格不同,設計師巧妙選擇木質框來區分空間,並以橄欖綠牆面與深棕色系配件做調和,將各種元素做出融合,匠心打造英倫典雅的會館風格,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4坪混搭風格小宅,從玄關進入,穿越過綠色拱門造型的小走廊,左右兩側空間配置分別為鞋櫃區域與隨身衣物掛衣區,繽紛綠呼應對面的山景,為空間帶來清新活潑氣息。
47.6 坪北歐風透天別墅的屋主,是台東有名的釋迦大王,平時喜愛跟朋友打麻將、喝咖啡聊天的他,希望能夠擁有寬敞的開放式公共空間,以及麻將間與多功能和室,因此設計師調整了各層樓的格局劃分,並巧妙地運用收納櫃來化解大樑低矮的問題,為一家四口量身打造溫馨的第二個家。
此案為80坪中古屋翻新設計,由於屋主的兒子喜愛具個性味道的現代風,因此整體空間以現代風為基底,透過黑白灰色調描繪一室,並揉入大理石紋造型的系統板材、鐵件、皮革與鏡面材質,交織出低調、質感的居家樣貌。
能夠跟父母與小孩一同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可是如果要三代同堂一起居住的話,當中要留意的地方其實也不少。這次大序合意設計整合了一家老中青三代的需求,實現天倫之樂。 設計師觀察主人夫妻的氣質與喜好,在一樓主廳選用帶有墨綠的實木皮板,與所收藏的東方風格物品相互襯托,開放式的客餐廳則以不同的天花設計作為場域之間的界定,對應客廳的是四角折板型的造型天花,金色鍍鈦細節並以雙層繞四邊;對應圓形餐桌則是內斂型的圓型天花,在內凹側面的地方,使用半圓形線板,在視覺上更為柔和。側門通往採光罩區域,大量日光從此灑落室內,亦是小孫子的遊戲區,二、三樓為臥室空間,特別在主臥室,設計師發揮巧思將原有的傢俱融合在新建的尺寸及氛圍之中,一點也不突兀。 小編的最愛 設計師運用現代風質感作化繁為簡,並輕綴金屬吊燈,在一片純白色系和暖木元素中譜出都會摩登情韻。
走入 48 坪的透天別墅,室內陽台透著和煦日光;寬敞的長型空間將客廳與開放式餐廚相連,讓喜愛烘焙的屋主能在閒暇之餘,與家人朋友在中島廚房裡沐浴天井灑落的著陽光享受烘焙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