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登入 / 註冊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頁 > 找文章 > 居家新聞|最新聞 > 讓建築說故事,尋找、發現、建立與群落的對話

讓建築說故事,尋找、發現、建立與群落的對話

文_李與真 攝影_黑王

解構‧光影藝術下廖偉立的清水模建築工藝之旅

《漂亮家居設計家》於10月26日舉辦設計漫遊學活動,在《漂亮家居》總編輯張麗寶的帶領下,參訪位於台中的「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救恩堂),以及南投「毓繡美術館」,實際走訪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廖偉立的建築創作軌跡,並在其導覽與經驗分享下,給予設計師們不一樣的思考視野。

由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廖偉立(左五)與《漂亮家居》總編輯張麗寶(左八)帶隊的「設計家聚」見學參訪團。
由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廖偉立(左五)與《漂亮家居》總編輯張麗寶(左八)帶隊的「設計家聚」見學參訪團。

參訪當天的首站為榮獲2010 年台灣建築獎的「台中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救恩堂),教堂以碩大的清水模量體著稱,佔地約150 坪共有地下2層、地上5層。走進大廳內,首先映入眼簾的為一大片黑色水牆,可見天光從上而下,且當水流從石牆傾流而下時,會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隱喻著建築體內不同的生命以及對信仰的刻度,也呼應廖偉立對建築的看法:「建築,是生活、生命、信仰。」可感受到立建築團隊企圖展現出台灣建築多元差異中的能量,並且與自然、環境、人的活動相融相合。
 

會「呼吸」的建築體,形塑生命的信仰起源

負責導覽的基督救恩之光教會長老尤之堅談起建堂起源,從廖偉立的一幅建築設計草圖開始,引用《聖經》故事,於清水模材質量體建造仿諾亞方舟的頂層。把室外到室內的中介空間加長,使得人們行走距離拉長,且將地面層的牆減到最少,希望藉此設計讓來訪者能沉澱心靈,也試圖營造「無牆的教會」,成為社區中的交流場所;整體採用大量的玻璃與鏤空設計,使光影、風向流動會隨著時間、日夜的變化,展現出空間的多樣面貌。

最有意思的是,建築物右棟包含樓梯、電梯、廁所等「理性空間」,左棟則包含教室、辦公室、會堂等聚會場所,設定為「感性空間」。「因為神為每個人預備一個神性空間,理性與感性都是上帝所創造,所以也在兩棟之間設計了7座橋,將3個空間連結,成為整體的建築結構。」尤之堅表示。再往建築物內部走,層樓間是由「頑石」、「半信半疑」、「曠野路」、「倚靠神的話」等4 個信仰主題貫穿,而階梯間隨著主題設計上各有巧思,以進入2樓的懸臂階梯為例,階梯上有著如鋼琴琴鍵般的水泥、柚木塊體轉化,暗示為信仰的半信半疑;再往4樓中間的階梯上,有《聖經》金句的提醒,暗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40年曠野路,說明信仰到最後,秉持著信念才能繼續前進。

5樓主會堂則可容納約180人,一進會堂就可聞到空間濃郁的柚木香氣,十字架由木條鑲崁格造而成,別有一番美感。另外,地板掀起皆為可收納的空間,展現設計上的機能性。主會堂也對外出借作多場音樂會之用,希望在社區內扮演心靈上7-ELEVEN 的角色,透過無界限也無負擔的初衷,讓信仰能與民眾的生活相結合。
 

救恩堂佇立於台中街區旁,期待以無牆教會的核心概念,走進社區居民的生活,為心靈打造盼望之所。
救恩堂佇立於台中街區旁,期待以無牆教會的核心概念,走進社區居民的生活,為心靈打造盼望之所。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長老尤之堅講解建築概念—建築師廖偉立將業主對信仰的態度與軌跡,不著痕跡的處處融入清水模量體當中。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長老尤之堅講解建築概念—建築師廖偉立將業主對信仰的態度與軌跡,不著痕跡的處處融入清水模量體當中。
空間隨處內天窗設計的包覆,意味隨時與自然相接應,更強調空間的採光與絕佳的通風環境。
空間隨處內天窗設計的包覆,意味隨時與自然相接應,更強調空間的採光與絕佳的通風環境。

雜木林美學觀點、宇宙論,讓建築思考回歸真實

設計漫遊學之旅接著來到2001年所成立的「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約20坪的辦公室,入門可見大量的建築模型與草圖放置於桌上,「與業主的溝通就由這些模型與草圖開始。」廖偉立說道。在模型導覽中,廖偉立認為台灣都市計畫是製造馬路,缺少了「街」是現今的問題所在,他引用路易斯‧ 康(Louis Kahn)的建築哲學思維表示,街應該就像城市的客廳,一個城市很重要的是要有步道可以交流走踏,但可惜台灣的街景、騎樓的規劃都被車輛、車道所佔據。

另外,廖偉立也分享自身求學經驗以及對建築的核心觀點,一般人的求學過程或許是從A 到B 直線走著,而他則繞了許多曲線,但因此接觸許多不同面向,進而將過去所學重新破解。例如在美國留學階段,他領悟出建築設計應與家鄉土地有所連結,回台後便很有意識地開始將人文與地理連結,衍生了「雜木林美學觀點和宇宙論」,亦成為事務所的成立理念,希望從台灣這座政治、文化、歷史⋯⋯等浮動不定的島嶼,及多樣性生態地景,對比常民們展現生活力量的觀照;也在挑戰中實踐、思考、反省建築,並且追求「自在」的建築,如「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占地約20坪的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空間,擺放著立體模型與草圖;廖偉立認為雜木林美學的觀點和宇宙論是相輔相成的,在這樣的核心下去思考如何做出好的建築。
占地約20坪的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空間,擺放著立體模型與草圖;廖偉立認為雜木林美學的觀點和宇宙論是相輔相成的,在這樣的核心下去思考如何做出好的建築。

下鄉植入美學的種子,低調隱身的寫實美術館

行程最後,來到位於南投草屯九九峰下的毓繡美術館,由企業家侯英蓂先生、葉毓繡女士賢伉儷出資興建,並委請廖偉立擔任建築設計。此座美術館於2016 年獲得台灣建築首獎,以展示當代寫實藝術見長,而建館理念也奠立偏鄉美學教育的新典範。

毓繡美術館的整體設計概念是以低調、精緻、俐落為美學基調,由清水混擬土、木構與玻璃帷幕等材質形塑建築的意念;而在進入美術館園區的行進空間時,會發現高低落差的基地依序鋪陳,且包含了3幢錯落有致的建築,從美術館主館、餐廳、禮品商店、藝術家住宿空間等,在群落中兀自定義了不同機能,呼應村落簇群的涵構關係。

為讓參訪民眾能透過空間氛圍將心情慢慢沉澱下來,廖偉立於美術館園區以傳統園林「一阻,二引,三通」的配置原則,結合現代形式語彙,引出遊園式的體驗,強調行進時眼前一定要有景,甚至以美術雕刻品為輔,隨著空間的寬窄、光線的明暗,烘托出遊園的有趣互動性。另外美術館主館分為3 個樓層,不定期的展覽活動除了鼓勵台灣當地藝術家,亦有來自國外知名的藝術特展,展現出美術館的策展高度,不因位處偏鄉而有所侷限。

參訪的最後,設計師們席地坐在毓園文創前的階梯上與廖偉立展開一場精采對答,對答中有人提及在當代開始缺乏原創時,要如何做出差異性?又能如何構成自己的設計靈感?廖偉立表示,創作一定要有開闊的心胸,雖然會說設計是從模仿開始,但是要走出自己的獨特性,不因某種意識形態而束縛想像,而是更要有自己的看法,並以「好奇心、追根究柢、頑強」等精神與業主溝通;在經驗汲取上,要如蹲馬步般持續累積,對設計要投注感情。他笑著表示,「當設計到了忘我的境界時,就可以很確定是走在對的頻率上了。」
 

Key points【毓繡美術館建築特色】

1.材質主張──外觀採以玻璃帷幕,並將混擬土與磚塊相結合,低調回應大自然也展現優雅的俐落感。
1.材質主張──外觀採以玻璃帷幕,並將混擬土與磚塊相結合,低調回應大自然也展現優雅的俐落感。
2.環境地景──四周栽種著細竹、葡萄、白梅老幹等植物,營造出人與自然共存的場域,加上清水模牆面的切割變化,讓光影變化更為突顯園區的質感與美麗。
2.環境地景──四周栽種著細竹、葡萄、白梅老幹等植物,營造出人與自然共存的場域,加上清水模牆面的切割變化,讓光影變化更為突顯園區的質感與美麗。
3.格局規劃──館內引進不同特展,在空間設計上,讓隔牆減到最少,使觀展動線更為流暢。
3.格局規劃──館內引進不同特展,在空間設計上,讓隔牆減到最少,使觀展動線更為流暢。
請先登入系統,才可以留言喔。
0筆留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