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是死的、但是家是活的!每個居住空間都應該因應屋主生活而生,而泛設計設計師楊景凱則是透過專業提出更好的生活方案。這間 30 坪新成屋的玄關設計以實用功能與空間導引為核心,一道弧形牆面作為主要端景,弧牆旁設置穿衣鏡,提供外出衣物整理功能,並與牆面線條共同構成流暢的動線指引;天花板鋪敘藝術塗料,呈現自然沈靜的回家情境。半透明長虹玻璃屏風透光但不透明的特性,保有隱私的同時允許光線穿透。弧牆與長虹玻璃之間預留一道縫隙,進一步強化了光線的引入與空間的層次感。
空間規劃初期即保留建築原有天花結構,包含鋼承板表面,並對灑水管線路徑進行調整,凸顯挑高優勢、增強空間的採光與開放感。客廳與餐廳間的結構大樑,運用木作弧線造型進行包覆,藉由溝縫處理增添線條的立體度;消防管線穿越區域亦經由特定造型修飾,讓外露的結構自然融入空間。餐桌區位設定於弧形木作結構下方,藉由家具擺放串聯客餐廳共享區域,連接餐桌旁的中島吧檯,在長形開放空間中創造視覺上的高低分區。餐廳壁面選用圖案壁紙作為視覺端景,旨在提供空間焦點並反映居住者的多元興趣。客廳家具配置以簡潔化為主軸,沙淺色調發兩側配以皮革飾面及金屬腳座,使其量體呈現輕盈精緻感,沙發側邊的木質儲物櫃,檯面為陶板材質,櫃體則包覆繃布,上方訂製層板能展示屋主的收藏品,同時為簡約牆面提供視覺上的細節點綴。公共區域的照明系統以軌道燈為基礎,搭配訂製的流線型燈具,巧妙地連結了客廳與餐廳,不僅有效分散了天花板與樑柱的視覺焦點,更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此外,智能燈具整合了RGB氛圍照明功能,讓使用者能依需求隨心調整室內光線色調,營造不同氛圍,為屋主的工作後休憩時光提供多樣化的情境。
主臥延續公領域的色調與材質搭配,房間內設有一座寬敞的步入式衣帽間,堅固結構提供充足的儲物容量,並預留底部空間,便於屋主未來依季節更迭或新增衣物需求,彈性增設收納配件,確保各式服飾皆能井然有序地分類與存放。床頭高身儲物櫃取代傳統床頭櫃,有效利用窗戶旁的垂直空間,最大化儲物效益。此外,室內精心規劃了訂製展示櫃與層板,專供屋主陳列個人收藏品或紀念物,讓每一件物品不僅是收納,更能成為彰顯屋主獨特品味與生活軌跡的視覺焦點,使臥室空間同時具備私密休憩與個性展演的功能。
落塵區收納系統採用淺色布紋與深色木質紋理板材,透過色彩對比構建明確的視覺層次;櫃體底部設計有石紋平台,專門規劃為鞋履放置區,確保鞋類物品的整齊歸位。內部配置訂製抽屜及傘架,以隱蔽式設計收納日常雜物,有效維持入口區域的簡潔外觀,同時確保高度實用機能。考量到洗手間門與餐廳區域的距離問題,以及主要入口直接面對餐廳可能造成的隱私疑慮,設計師將洗手間與廚房的門扇向外延伸60公分。此策略性調整不僅為玄關創造了弧形端景牆面,同時提供了額外的儲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