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都市的喧囂之中,許多人對家的渴望,已從單純的功能性轉向對心靈靜謐的追求,屋主購入24坪新成屋,擁有絕佳採光,能眺望台北101景觀優勢,希望打造成一處回歸純粹的靜謐之所,設計師深入瞭解需求與期待後,透過精準取捨的「減法設計」,讓空間回歸本質,突顯其獨特優勢,以最少的格局更動,最大化的空間舒適度與自然感,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色彩搭配、局部造型點綴畫龍點睛,實現屋主嚮往中舒適又帶有輕奢感的居住氛圍。
根據資料顯示,2025 年第 1 季購屋貸款中,選擇屋齡5~15年的中古屋比例約 9.97%,而屋齡超過16年的老屋占比則高達36.83%。此數據反映出房價持續高漲、民眾購屋預算吃緊的現況,在有限資源下,許多買方轉而選擇價格相對親民、地段條件佳的老屋。然而,老屋在安全、結構與機能上往往有潛在風險,裝修前更需通盤檢視與謹慎規劃預算配置。透過本篇設計案例,我們將探討設計如何回到生活本質,細緻梳理每位住戶的使用習慣與日常動線,將資源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讓每一分預算都轉化為家的舒適與實用。
傳統上,三房格局被認為能提供更多獨立空間,適合家庭成員較多或有長輩同住的需求,但為了擠出三房,每間房間的坪數會非常小,可能連雙人床都難以放下,活動空間受限,居住舒適度大幅降低,容易產生壓迫感的廳房設計,不只居住起來不舒適,也不如「三房比兩房熱門」的市場價值預期。與其硬隔三房、不如只規劃兩房創造更好的空間感、維持動線順暢,也能保有每個空間不被過度壓迫,擁有較好的採光與通風,不僅自住舒適、未來轉售也能更保值喔!
購入中古屋、老屋時,許多人選擇翻新空間,其中廚房更是優先改造目標之一。整個廚房翻新要多少錢?系統廚具可否局部更換?如何預估拆除預算?設計家Searchome整理廚房翻新三大重點,包含翻新時機、翻新價格、如何挑選系統廚具等細節,協助屋主打造理想中的實用廚房。
每個人回家放鬆的方式都不相同,有人打開音響播放熟悉旋律,有人倒上一杯紅酒沉澱思緒,有人則用一頓料理撫平心情。對本案的四口之家來說,家的模樣,不只是舒適與實用,更是每位成員獨有的生活節奏與興趣交匯之處!
小坪數衛浴該怎麼規劃更實用?隨著現代人對於生活的標準提高,乾溼分離機能、海量收納,以及擁有可以泡澡的浴缸…等,已成為許多屋主在進行浴室裝潢的夢想和期待!但在空間有限的條件下,該如何實現屋主的願望呢?這次將從 4 個常見QA開始,一步步破解小坪數衛浴難題!一起來看看吧!
40年36坪的老屋承載無數回憶與故事,透過蔣孝琪、翁慈妤設計師細膩的設計與精心改造,老屋不僅能回復往日的溫度,更能綻放嶄新的生命力。以混搭風為主軸,讓家回復往日的溫度,更能綻放嶄新的生命力,為未來寫下新的篇章。
「我們希望每一個屋主在與設計師討論新家裝修時,進入的是一個直接體驗居家裝修設計、又能看到設計專業度的空間。」逸喬室內設計選擇一間 29 坪的老屋作為新辦公室基地,以居家格局來演繹辦公空間的設計手法,讓舒適的客廳空間取代冰冷的會議室。空間中特別針對機能照明但氛圍燈光設計做細膩佈局;空間內也與演示智能居家的概念,從燈光到窗簾都能透過AI串聯遙控。電視牆櫃體設計結合展示機能,能直接展現客廳收納機能的規劃手法;櫃內則用來陳列建材樣板,以舒適、互動、體驗的概念,打破傳統會議室的框架,落實無設限設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