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老宅廚房多以狹長、獨立於角落格局居多,媽媽一人煮飯、一人洗碗,也成為許多傳統家庭的日常寫照。現今,逐漸受國外生活觀念影響,加上現代生活型態改變,越來越多人嚮往開放的廚房領域,不過,從封閉廚房改為開放式格局,常因受限的格局條件面臨諸多難題。
新家裝潢前,該如何規劃公領域的空間格局和使用需求呢?「在現代居家場域中,餐桌漸漸跳脫單一機能,除了和家人親友用餐之外,許多屋主也會利用大餐桌作為筆電辦公桌或閱讀機能使用。」十穎設計的設計總監王維綸表示,針對台灣家庭近年的裝潢趨勢,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年輕屋主嚮往歐美國家開放式餐廚空間的愜意、通透,相對於客廳只能坐在沙發上,待在餐廳與廚房更具多元的移動性與互動性。
受到美國、澳洲、北歐等外來文化影響,人們跳脫性別與傳統束縛,下廚做菜變成全民運動,廚房不再只是食物的生產工廠,而是一個能培養興趣、聯繫情感、休憩放鬆的複合空間。對建商與室內設計師來說,廚房設計是否恰當也成為建案銷售熱度的成敗關鍵!
北鷗設計的迷人之處來自他們於對生活的態度!瑞典語中的「Fika」代表身為人,都有坐下來喝杯咖啡、吃片蛋糕休憩片刻的義務,與華人文化非常不同,最明顯的例子從廚房設計就能看出差異。
近年來,以廚房作為居家核心的概念越來越盛行,一個與家中各個空間相連的開放式廚房,讓料理的時光也成為家人間凝聚情感、分享生活點滴的時刻。向來注重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希望讓空間能與使用者達到深刻共鳴的尚藝設計也落實這個想法於設計之中,希望藉由空間的調整配置,與開放式空間設計令生活更為美好。
重視生活品質的豪宅屋主,對家的需求不再框限坪數的斤斤計較,更在於是否能充分利用展現它應該有的氣度氛圍。餐廚空間的解放,更成為宴客門面、家人團聚的必備需求。懷生國際設計翁嘉鴻總監,以客製化的塗裝、配色技巧與提升質感的造型設計,讓餐廚與整體風格和諧一致,更位處最理想的動線上,將現代感的美型與實用機能完美結合。
裝潢裝修的時候,廚房和餐廳究竟要如何規劃才最符合自己的需求?「愈來愈多台灣家庭選擇開放式餐廚空間,讓空間更為開闊。」構設計的設計總監楊子瑩表示,開放式設計意味著烹飪時光不在只是個人興趣,而是凝聚全家人溫馨氛圍的過程、一件重要且充滿意義的溫馨陪伴。針對餐廚空間的整體擘劃,如何在機能性、需求面之中平衡生活美學與視覺美感?一起來欣賞構設計用以下六招打造「暖心感 + 設計感」美型餐廚!
過去廚房在華人的世界裡,默默扮演著維繫家人關係的核心,隨著歐美設計思維引進,開放式廚房、中島吧台、餐廚整合,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讓廚房有了許多變化性。在 KC design studio 均漢設計經手的個案當中,屋主們對於餐廚的機能與風格要求不盡相同,但對於曹均達與劉冠漢兩位設計師來說,透過廚房收納設計、中島材質挑選、餐廚設備規劃,烘托出屋主個性的餐廚空間才是設計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