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把錢花在室外空間是似乎是件奢華的事,但這間位於內湖的住宅,室內和室外的比例機乎相同,在著重隱私的臥房採用一種開放的方式,反而讓休憩空間呈現都市裡難得的開闊、自在與放鬆,開放格局帶來自在無拘的動線,居家心境也就更自由了。
身處在鬧中取靜的巷弄內,雖擁有與室內同大的戶外庭園,卻有迎東北季風的困擾,因此希望透過設計師的巧手安排,能將4米2的挑高空間妥善利用,除了滿足四房兩廳的基本需求外,還有親子閱讀區及紓壓的空間氛圍,讓這空間成為一個能放鬆及凝聚情感的溫馨宅。
本案位於台北市,空間型態屬於上下交疊立體別墅,格局坐擁前後庭園,具有極為優美的綠意景觀條件。如此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好風景,便成了設計師與屋主討論設計概念時的一項重要出發點,力求讓家居環境回歸人文生活的基礎元素,使生活步調回歸綠意自然的擁抱,享受真正的悠活愜意的人生風光。
屋主買下這間超過35年的透天厝之後,期望能藉由房子的重新翻修解決老屋採光不足以及格局不理想的問題。考量到女主人熱愛藝術且喜愛畫畫,因此設計師在一樓配置了一間畫室,並且以落地窗和戶外庭園相呼應,以借景的手法搭配落地窗視覺延伸的效果,讓空間感更放大。
愛樹也愛木的屋主,對於植栽和木料的知識豐富,品味獨到。蓋一幢自己的房子,樹與木是一定要加入的元素。從建築的形式、戶外庭園造景、室內空間設計都能一貫規劃執行,打造出有如大隱隱於市的人間桃花源。
在台北近郊的山區,有這麼一座完整而令人流連忘返的住宅。屋主購得這畝地,為的就是能夠在此處擁有一個完全屬於私人的休憩天地,能忘塵無憂、隔絕喧囂。這是一個不以五星級飯店規格、或者講求奢華設計的居所。藉由建築與環境之間的融合,「L House」對外與山水和鳴,對內則創造了與居住者對話的空間。在此處,居住不僅僅只是一個肉身休憩的場所,也包含了沉澱心靈的可能。